巧设圈套骗走电动车行为人是否构成诈骗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3 14:50:48 238 人看过

一、巧设圈套骗走电动车张某在某专卖店看中一辆电动车,遂产生设局骗车的念头。后张某谎称为岳母装修房屋,在劳务市场找到素不相识的农民工冯某,并对冯某称其岳母对外人装修不放心,要冯某与其以表兄弟相称。两人乘车到专卖店下车,张某对冯某讲其岳母家就在附近,提出先买辆电动车再去装修。进入专卖店后,张某不断在店主面前称冯某为表弟,并不时询问其对电动车的意见。最后张某就之前已看中的那款车与店主经过讨价还价后成交。付款前,张某提出要试车,店主以为冯某是张某的表弟,有其在场没有丢车危险,于是应允,张某驾车后一去不返。经鉴定,该电动车价值2200元。

二、行为人是否构成诈骗罪对于本案的定性,有观点认为,张某构成诈骗罪。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手段骗取被害人财物,被害人基于张某的欺骗行为而处分电动车,致使张某得到电动车,被害人受到损失,整个过程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因而应当构成诈骗罪。本文认为,张某构成盗窃罪。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了欺骗的手段,虽然使被害人产生了错误认识,但被害人并没有因为错误认识而将电动车转移给张某占有的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因此不应构成诈骗罪。张某以不法所有为目的,通过欺诈手段,违反电动车占有人意志,将电动车转移为自己占有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罪。虽然张某使用了欺诈手段,但这只是为了给其占有电动车创造便利条件而已。盗窃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平和的方式,违反财物占有人意志,将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人占有的行为。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是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窃取,但并不限于秘密窃取,事实上也完全可能存在公开盗窃的情况。诈骗罪,是指以不法所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害。事实上,虽然诈骗罪和盗窃罪都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型犯罪,但盗窃罪属于违反被害人意志取得财产的犯罪,而诈骗罪属于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犯罪,成立诈骗罪要求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由于诈骗罪与盗窃罪属于两种不同的犯罪类型,所以需要严格区别,而区分两罪的关键在于被害人是否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被害人处分财产的是诈骗罪,没有处分财产的是盗窃罪。诈骗罪与盗窃罪属于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不存在同一行为同时成立诈骗罪与盗窃罪,二者处于观念竞合关系的情况。因此,正确理解和认定“处分行为”,就是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处分行为意味着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即由行为人或第三者事实上支配财产。至于受害人是否已经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一般观念判断,即在当时的情况下,社会的一般观念是否认为受害人已经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进行事实上的支配或控制;另一方面,受害人是否具有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支配或控制的意思。结合本案来看,专卖店店主只是让张某进行试车,并非让其占有或者所有车辆。尽管张某谎称冯某为其表弟,并且自己只是试车,可能使店主产生了错误认识,但店主并没有因为错误认识而将电动车转移给张某占有的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因为在社会的一般观念来看,店主允许顾客试车,显然不是将财产转移其进行事实上的支配或控制,另外,也看不出店主有转移占有的意思,因此张某不应构成诈骗罪。本案中,张某以不法所有为目的,通过欺诈手段,违反电动车占有人意志,将电动车转移为自己占有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罪,虽然张某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但这只是为了给其占有被害人财物创造便利条件而已。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0: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第三者相关文章
  •  是否诈骗发行股票构成诈骗罪?
    在发行股票过程中,如果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一般对自然人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款。对单位犯该罪的,还要对单位处以罚金。如果在发行股票的过程中,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一般对自然人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的罚金。而单位犯该罪的,还要另外对单位处以罚金。 发 行 股 票 过 程 中 如 何 避 免 欺 诈 ?发行股票是一种融资行为,而融资行为往往涉及到投资者的资金。因此,在发行股票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欺诈行为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发行人应该尽到审慎尽责的责任,对本次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的用途、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充分披露。其次,本次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应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且应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投资价值。此外,发行人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本次发行股票的
    2023-09-08
    416人看过
  • 企业行为是否可构成诈骗罪的犯罪行为
    一、企业行为是否可构成诈骗罪的犯罪行为企业行为是可构成诈骗罪的犯罪行为,但单位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可以构成集资诈骗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等金融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条规定:【单位犯金融诈骗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二、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诈骗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诈骗罪的主体
    2023-08-25
    292人看过
  • 投资计划圈钱是否算作诈骗行为?
    我国的刑法规定,一般情况下,以投资的名义圈钱涉嫌集资诈骗罪。数额较大的,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被处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诈骗数额巨大的,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五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的罚金。金额特别巨大的,会被判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的罚金或没收财产。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范围1、全部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等财政资金的;2、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者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在50%以下,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审计机关对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的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单项工程结算、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对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时,可以对直接有关的设计、施工、供货等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
    2023-07-01
    239人看过
  • 单位人员有诈骗行为如何构成诈骗罪
    单位不可以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满足以下条件的,构成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什么行为构成票据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二)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三)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四)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
    2023-08-02
    498人看过
  • 他人投资诱导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犯罪
    一、他人投资诱导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犯罪诱导别人投资是诈骗。如果利用虚假的数据、虚假的信息,以包营利为保证诱导他人投资的,是属于诈骗的行为,通常会构成诈骗罪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2.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4.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诈骗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诈骗罪的追诉时效一般是五年,从犯罪的最后一次诈骗时开始计算。如果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十年。如果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十五年。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
    2023-10-24
    224人看过
  • 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社保是否构成诈骗罪行为
    一、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社保是否构成诈骗罪行为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社保构成的不是诈骗罪行为,而是保险诈骗罪行为。具体的处罚方式如下:1.用虚构劳动关系的手段申领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以涉案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2.用虚构劳动关系的手段已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以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3.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二、虚构劳动关系缴纳社保犯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投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2.主观要件:犯罪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要有诈骗保险金的意图。过失不构成本罪。3.客体要件:对于保险诈骗罪,它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4.客观要件:保险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
    2023-10-31
    479人看过
  • 存在违约行为是否构成诈骗行为
    一、存在违约行为是否构成诈骗行为违约不属于诈骗。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合同诈骗包括以下情形:(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约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二、违约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根据法律规定,实际违约的表现形式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其他法定情形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
    2023-11-18
    91人看过
  • 欠债不还是否能构成诈骗罪行为
    一、欠债不还是否能构成诈骗罪行为欠钱不还不会构成诈骗罪,欠钱不还只能算作是民间借贷纠纷,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解决,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遇到欠债不还的人怎么办遇到不还钱的人可以依法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
    2023-12-04
    455人看过
  • 行为人骗卖他人设备行为人应定诈骗罪么
    并非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进而取得了财产就成立诈骗罪,盗窃犯罪也可能实施欺骗行为。一些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不利的客观条件的阻碍,如门卫、邻居等,犯罪分子为了消除这些障碍而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得这些不明真相人的信任,从而得以公开的取得他人财产,这类犯罪仍是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4-30
    330人看过
  • 重复多次诈骗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一、重复多次诈骗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重复多次诈骗的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行为。多次诈骗,得到的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构成诈骗罪,多次诈骗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从重处罚。比如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属于诈骗罪中的“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异同点在哪里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有:1.不同的对象: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且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注重诈骗,即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威胁、胁迫、恐吓等;3.受害人交出财产的主观状态不同:欺诈受害人被欺骗后自愿交出财产;勒索受害人害怕被迫交出财产;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超过3000元;数额超过5万元;数额特别巨大,超过20万元;敲诈勒索罪数额超过2000元;数额超过2万元;5.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12-21
    218人看过
  • 诈骗合同所属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一、诈骗合同所属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诈骗合同所属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实施此行为的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
    2023-09-25
    134人看过
  • 主播构建一个虚假人设圈钱是诈骗吗
    一、主播构建一个虚假人设圈钱是诈骗吗主播构建一个虚假人设圈钱是诈骗,相当于利用虚假宣传来吸引别人的花费。诈骗的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二、虚假宣传的认定及处罚(一
    2023-05-20
    120人看过
  •  房屋转租是否构成诈骗行为?
    转租房子收取额外费用并不是诈骗行为。然而, 如果没有得到房东的同意, 转租行为就构成了违约。根据法律规定, 在出租人同意的情况下, 承租人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转租房子收取额外费用并不是诈骗行为。然而,如果没有得到房东的同意,转租行为就构成了违约。根据法律规定,在出租人同意的情况下,承租人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未 经 房 东 同 意 转 租 房 屋 , 是 否 构 成 违 约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六条的规定,如果租户未经房东同意转租,出租人可以解除租赁合同。而根据第七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如果租户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转租期
    2023-09-16
    76人看过
  • 行为人诈骗没骗到钱是否犯罪
    一、行为人诈骗没骗到钱是否犯罪诈骗有没有骗到钱不影响诈骗罪名的成立。事实上,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嫌疑人涉嫌诈骗罪的,并不是说明其必然就一定诈骗到钱,或诈骗成功后,必须分到钱,只要犯罪嫌疑人实施了诈骗行为,就涉嫌构成诈骗罪了。诈骗由于其他原因未能得手的,构成诈骗未遂罪。按照《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换言之,诈骗者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诈骗者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构成诈骗未遂罪。诈骗未遂罪,也是需要根据案件情况,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如罚款、判刑等。诈骗得手,但由于分赃不均而未分到钱的,依然构成诈骗罪(既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2024-01-21
    274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第三者
    词条

    通常情况下,第三者被定义为破坏别人家庭的人和合法夫妻关系的人。 如果第三者是明知道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或者以夫妻名义与有配偶者共同生活的,构成重婚罪,会坐牢。... 更多>

    #第三者
    相关咨询
    • 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骗钱行为人构成诈骗罪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07
      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骗钱行为人构成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什么是诈骗罪?诈骗行为构成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11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 套牌车辆是不是构成诈骗罪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7
      把车卖了未交付车款,不构成诈骗罪,属于经济纠纷。案件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构成诈骗:一是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是嫌疑人虚构了一些事实或隐瞒了一些情况,从你描述的情况看,嫌疑人的诈骗行为视成立的。《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
    • 行为人诈骗积分也构成诈骗罪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7
      行为人诈骗积分也算诈骗罪,此时按照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以及量刑标准来处理,即只要是行为人诈骗积分的价值达到三千元的,就会被立案侦查,没达到一个档次的数额标准,量刑幅度也是不同的,最高可以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涉及骗取加盟费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24
      如果有当事人故意向对方传播虚假信息或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导致对方无法准确了解情况从而产生错误决策,也就是说诱导对方签署了相关的合同,这种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欺诈行为。如果涉及的金额较大,刑事法律规定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有可能附加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