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4 11:16:50 142 人看过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对员工类型作出基本的判断,即从解除的原因、事前的沟通、同事的反馈等情形,来判断这个员工对于解除或终止合同是什么样的态度,是否存在抵触情绪。如果员工对于解除或终止原因能够理解或接受,心态平和,则可以采取直接送达的方式让其签收,否则可能需要准备其他送达方式。

其次,如果判断员工可能拒签通知时,可以在书面送达通知时,同时准备录音设备,如果能够在一些有视频监控和同步录音的办公室则更佳。在送达通知的时候,应当采取宣读的形式,以便让录音或录像设备记录下通知的内容,宣读完之后再送达给员工。

这样如果员工拒收,由于已经当场宣读内容,员工已经知晓了解除或终止决定,其拒绝签收不影响送达的效力。

经办人员可以在通知书上如实记录对方拒收即可,对方对此送达事实如有异议可以提供录音录像资料加以佐证。实践中,有的单位习惯于找几个同事来作证,证明送达的事实,并且在送达通知上签字,这种做法的效力是存在问题的。

在劳动争议中,如果用人单位的在职员工为用人单位作证,且证言是有利于用人单位的,一般不会作为单独认定事实的依据。因为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属性,一般来说在职员工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难实事求是陈述真实事实,很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左右。

第三,用人单位为确保万无一失,还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即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员工确认的通讯地址寄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通知书,员工本人或成年家属签收均视为送达。

一、公司聘用员工又不肯同员工鉴定劳动合同是什么问题?

首先用人单位要保留员工不签劳动合同的证据。然后用人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员工在指定日期内签订合同,逾期不签视为拒签,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并送达劳动者本人签收。或者关于签订劳动合同事宜要在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劳动者拒签劳动合同即视为违反规章制度,可以依规章制度来处罚劳动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7日 22: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解除劳动合同相关文章
  •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维权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下列维权措施: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邀请工会或第三方与单位进行协商;或者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仲裁时效一般是一年,超过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一般不予受理。一、劳动仲裁是否能申请精神损失费劳动仲裁是不能申请精神损失费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工作中发生纠纷时,往往会选择通过法律手段维权。一些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认为用人单位的行为给劳动者带来了精神损失,因此会在仲裁申请中申请精神损失费。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申请劳动关系仲裁需要以下材料:1、当事人的身份证以及复印件;2、书面劳动争议申诉书;3、
    2023-06-19
    318人看过
  • 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合同纠纷
    解决合同纠纷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发生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应当尽力通过第三人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将案件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第三十八条当事人未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十九条因买卖合同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纠纷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其他合同纠纷的诉讼、仲裁期限由法律另行规定。第四十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并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法律有新规定的,仍可以按照合同规定执行。第四十一条本法施行前订立的合同,经当事人协商同意,可以适用本法。
    2023-05-07
    390人看过
  • 签了劳动合同单位不给合同书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签了劳动合同后单位不给合同书的,劳动者可以采取协商或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等合法的措施。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单位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单位要依法予以赔偿。一、小服装厂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如果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拨打劳动保障电话12333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员工遇到老板拖欠工资的,可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证据,以支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老板拖欠工资应该怎么办老板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1、投诉成功后,
    2023-06-21
    213人看过
  • 双方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劳动争议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一方当事人请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任何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争议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依次解决,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如果他们对仲裁不满意,他们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可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步骤,是诉讼前法律上必要的途径
    2023-05-07
    462人看过
  • 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除劳动合同中的过失性条款
    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其他。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
    2023-08-08
    238人看过
  • 不签合同的员工,公司会采取什么措施?
    企业不给员工签合同对单位的影响为: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员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单位不能以试用不合格辞退员工;不签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的,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未签订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公司多久要同员工签合同公司要在员工入职的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故意不签订的,公司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支付工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的,公司依法支付双倍工资,同时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签后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赔偿。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的,应当补签,并且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每月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签订的,公司应当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
    2023-07-05
    303人看过
  • 劳动合同违约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依据民法典第八章相关规定,劳动合同违约处理办法主要如下:1、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2、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签了劳动合同,违约了怎么办?由于劳动者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一般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但劳动者提供的特殊培训服务合同中有竞业禁止条款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次劳动者未解决劳动合同的,与其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承担损失责任,向原单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七十八条【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
    2023-07-01
    343人看过
  • 发生合同争议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发生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相关知识点第三十八条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十九条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期限由法律另行规定。第四十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经国家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在法律有新的规定时,可以仍然然按照合同的规定执行。第四十一条本法施行之日前成立的合同,经当事人协商同意,可以适用本法。一、著作侵权怎样主张赔偿?确定著作权被侵权之后,在起诉侵权时因为要求损害赔偿数额。对于损害赔偿额的计
    2023-03-14
    143人看过
  • 公司长期不分红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如果公司长期不分配股利,根据《公司法》之有关规定,股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1)根据《公司法》第22条之规定,如果有关股利分配的股东会决议或者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存在程序上的瑕疵,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无效确认之诉或者撤销之诉。如股东会违反章程的规定过分提取公积金,而不分配股利或者很少分配股利并以其作为压榨小股东手段时,受害股东可申请法院对该决议予以撤销。(2)股东可以行使退股权。《公司法》第74条之规定,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如果股东会通过了股利分配方案,而公司董事会拒不执行的,
    2023-02-28
    89人看过
  • 怎样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取保候审的两种方式:1、一种是提出保证人担保。也就是说,被取保候审人要提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人作为自己的保证人,该保证人要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担保被保证人能够做到随传随到。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保证人不及时报告的,要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一种是提供保证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交纳一定数额的现金作担保。如果违反有关规定,保证金就会被没收,并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有关规定,取保候审结束时,应当退还保证金。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一)保证金的保证1、数额在1000元人民币以上。2、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等确定保证金的数额。(二)保证人的保证1、保证人的条件(1)与本案无牵连;
    2023-07-11
    500人看过
  • 调解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劳动争议调解的步骤如下:(1)调解申请。是指企业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的调解请求。然而,调解并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唯一阶段。双方均可申请调解或仲裁。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收到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方可受理和行使调解权(2)案件受理。案件受理是指企业调解委员会收到调解申请后,决定受理案件申请的过程。调解申请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也可以由一方当事人提出,但只有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调解委员会在受理审查过程中,主要审查三个方面:一是调解申请人的资格;二是争议案件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三是调解委员会是否受理争议案件。调解委员会审查案件后,可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并及时告知双方当事人。调解委员会受理案件后,首要任务是做好调查工作。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及其对调解申请的意见和依据;调查其他涉及争议的有关人员、单位和部门及其对争议的态度和看法;查
    2023-05-07
    203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后的应对措施
    劳动者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方法如下:1、可以与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合同;2、也可以单方解除,但是一般需要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3、如果是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4、如果是因为单位实施了某些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行为,劳动者有权不经通知单方解除合同。一、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如下: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单方面解除合同生效的条件如下: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双方均享有解除权,发生不可抗力一方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负损害赔偿责任。但须具备以下条件:发生方有证明责任,证明不可抗力已发生,及时通知了对方,不可抗力并非发生在迟延履行
    2023-07-01
    77人看过
  • 公司能够采取哪些手段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劳动合同因规定无效的;6、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劳动合同法》:1、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
    2023-07-11
    495人看过
  •  何时可以采取拘留措施
    公安机关在处理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时,可以先行拘留,只要满足以下情况之一:1. 正在准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立刻被发觉的;2.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 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这些情况将有助于确保犯罪嫌疑人在被起诉前得到及时的调查和处理。公安机关在处理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时,可以采取先行拘留的措施,只要满足以下情况之一:1.正在准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立刻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这些情况将有助于确保犯罪嫌疑人在被起诉前得到及时的调查和处理。 【 素 材 】 哪 些 情 况 下 可 以 拘 留 现 行 犯 或 重 大 嫌 疑 分 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拘留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呢?根据该条规定,公安机
    2023-09-12
    323人看过
换一批
#辞退解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咨询
    •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行使什么惩戒措施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
    • 被采取拘留措施的人可以提前解除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3
      被拘留的人在拘留期间如果认识错误,表现较好,可以提前解除拘留。
    • 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什么措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14
      如果超过劳动仲裁时效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且如果在仲裁时效期间存在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形的,劳动者可以提供证据证明仲裁时效中止或者中断,这样仲裁时效会重新计算或者中止计算,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再开始计算,这种就可能未超过仲裁时效,仍可以申请仲裁。
    • 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合并?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01
      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 1、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的各方解散。 2、合并导致的法律后果是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承继。 风险提示:公司合并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形成有效决议,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公司合并,应
    • 当事人没有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成立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解除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5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不管当事人有没有约定合同解除的条件,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 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