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会判多少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31 09:41:07 128 人看过

行为人构成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既遂,法院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怎么处罚

《刑法》第125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管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17: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8.12大爆炸涉罪之二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
    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第5条将刑法第125条第2款修改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增设了非法制造、运输、储存、买卖危险物质罪。根据本规定,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是指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一、犯罪的客体要件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同时还侵犯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本罪是涉及到危险对象的犯罪,但并不表现为对这种对象的破坏,也不具有投放危险物质等罪一经实施即会同时造成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广泛破坏的特点。将其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在于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一旦被犯罪分子控制
    2024-04-23
    436人看过
  • 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最少判几年?
    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最少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一、非法制造枪支罪是怎样判刑的一般非法制造枪支罪既遂是按下列标准判刑的:1、构成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法院怎么判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法院的量刑为:犯此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刑法对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量刑规定有哪些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量刑如下:一般情节的,判
    2023-03-11
    326人看过
  • 非法储存危险品判什么罪
    非法存储危险物质罪概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擅自存储、储藏具有高度危害性、辐射性及传染疾病疫情始源等类别的物质,给社会公共安全形成重大威胁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规定,涉及非法生产、交易、运输、快递、存储枪枝、炸药、爆炸品等极度危险物品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情况严重者,则须承担十年乃至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刑事责任。另外,若有人擅自制造、购买、运输、储存毒害性、辐射性或传染疾病疫情始源等物质,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也应按照上述条款进行惩处。在对该罪行进行裁定时,需全面考量所储存的各类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储存方式与地点,以及对公共安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等多方面因素。通常而言,若储存的危险物质数量庞大、储存环境恶劣或处于人口稠密地区等情况,有可能被视为情节严重,进而面临更为严厉的刑罚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
    2024-08-12
    363人看过
  • 非法存储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一、非法存储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如何确定非法储存的概念,主要包括超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设定的范畴,没有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同意的情况下,私人逃避监管占用或者保存枪械、子弹以及爆炸物品的行为。这一系列行为不仅涉及违法物品储藏在自家住所里的情况,还包括了隐藏在其他指定地点,比如山洞、他人家庭院落等等。无论地点选择在何处,只要被认定为非法行为,即不失其作为非法储存罪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关于非法行为的定义,严格来说,它在本罪的框架内主要是指那些超越了法律条例,未曾得到相关行政机关核准便擅自进行的各种活动。当然,也不能排除某些特殊情况下,即行为人通过隐蔽或欺诈等非法手段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批准的这种事例,然而,即使形式上看似合法化,但实质上仍然是一种蓄意隐瞒实际违法行为的表现,一旦被发现并揭露出来,同样应当按照本罪的规定,定性为非法储存处理。《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
    2024-08-01
    383人看过
  •  2021年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的最新规定
    该段内容描述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包括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十万元以上、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物品、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引发传染病流行、暴发、严重破坏环境卫生以及丢失、被盗、被抢或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以下情况属于危害公共安全:(1)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的;(2)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十万元以上的;(3)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五十克以上,或者饵料二千克以上的;(4)造成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者引发传染病流行、暴发的;(5)严重破坏环境卫生的;(6)丢失、被盗、被抢或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 危 害 公 共 安 全 罪 立 案 标 准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指的是故意危害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2023-09-02
    323人看过
  •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的治安管理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非法邮寄爆炸物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非法邮寄爆炸物罪量刑标准:《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二、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规定是什么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
    2023-02-24
    427人看过
  •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既遂法院一般要怎么样判刑
    一、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既遂法院一般要怎么样判刑犯了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一般的判刑规则:1、犯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一般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则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单位犯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一方面需要对单位判处罚金,另一方面需要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自然人的量刑进行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二、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立案追诉标准是什么非法制造、买卖、运输、
    2024-02-07
    70人看过
  • 储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多少年
    储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一年,危险废物贮存的期限是1年时间,如果需要延长时间要向上级环保部门申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报经原批准经营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八十一条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贮存危险废物应当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贮存危险废物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应当报经颁发许可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4-04-27
    295人看过
  • 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案裁判要点是什么
    1.、国家严格监督管理的氰化钠等剧毒化学品,易致人中毒或者死亡,对人体、环境具有极大的毒害性和危险性,属于相关法律规定的“毒害性”物质。2、“非法买卖”毒害性物质,是指违反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规定,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许可,擅自购买或者出售毒害性物质的行为,并不需要兼有买进和卖出的行为。一、冒充20吨甲醇了算什么罪?甲醇属危险化学品,如吸食过量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双目失明甚至死亡。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无证经营会违法。所以储存20吨甲醇可能涉嫌非法储存危险物质,该罪名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同时还侵犯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本罪是涉及到危险对象的犯罪,但并不是表现为对这种对象的破坏,也并不具有投放危险物质等罪一经实施即会同时造成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广泛破坏的特点。将其归
    2023-03-12
    107人看过
  • 非法储存爆炸物质罪
    刑法上对于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认定一般是指其行为的刑法危害性,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收藏或存积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而所谓非法储存,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收藏或存积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因此对于此罪的认定,必须从行为和侵犯法益上进行双重认定,进行入罪与否的处罚。一、中国新刑法非法储存爆炸物罪既遂判几年?中国新刑法非法储存爆炸物罪既遂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管理的法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盗窃爆炸物后出卖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的管理规定,未经批准,非法制造、买卖、
    2023-06-27
    374人看过
  • 非法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刑事处罚有哪些?
    非法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是什么?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的行为。客体要件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同时还侵犯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本罪是涉及到危险对象的犯罪,但并不表现为对这种对象的破坏,也不具有投放危险物质等罪一经实施即会同时造成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广泛破坏的特点。将其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在于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一旦被犯罪分子控制,有可能危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给社会治安留下极大隐患。由于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其自身具有的危害人身健康的属性,因此国家历来对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的合理利用(包括生产、运输、储存)都实行严格的管理
    2022-10-29
    213人看过
  •  怎样确定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既遂的量刑?
    最新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量刑标准如下: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严重,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单位犯此罪,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最新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量刑标准如下: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情节严重,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如果单位犯此罪,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最 新 非 法 储 存 危 险 物 质 罪 刑 罚 规 定 有 哪 些 ?最新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刑罚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他人住所、场所内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刑罚为:1.
    2023-09-06
    65人看过
  •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行的认定条件与特征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同时还侵犯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判多久?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的既遂的,我国人民法院应当对其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达到严重标准的,则应当由法院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单位犯本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023-07-13
    263人看过
  • 非法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客体要件是什么
    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同时还侵犯国家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管理制度。2、本罪是涉及到危险对象的犯罪,但并不表现为对这种对象的破坏,也不具有投放危险物质等罪一经实施即会同时造成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广泛破坏的特点。将其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在于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一旦被犯罪分子控制,有可能危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给社会治安留下极大隐患。3、由于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其自身具有的危害人身健康的属性,因此国家历来对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物质的合理利用(包括生产、运输、储存)都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且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开采、生产、运输、储存、研制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主体即单位和个人都有明确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从事上述行为。这也是出
    2023-03-19
    48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立案标准有哪些,对非法储存危险物质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12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贮藏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人员受重伤或死亡的;(2)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3)非法制造、买卖、运输、贮藏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胺、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50克以上或饵料2千克以上的;(4)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传染病流行、暴发的;(5)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6)造成毒性、放射性、放射性、被盗物质等
    •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量刑标准, 存储危险物质罪量刑基准是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0-10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贮藏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人员受重伤或死亡的;(2)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3)非法制造、买卖、运输、贮藏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胺、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50克以上或饵料2千克以上的;(4)急性中毒、放射性疾病或传染病流行、暴发的;(5)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6)造成毒性、放射性、放射性、被盗物质等
    • 储存危险物质罪刑法条文
      贵州在线咨询 2020-12-29
      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厦门非法存储危险物质请律师收费多少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5-29
      找律师一般是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还有就是各个地方的经济水平来进行收费的,请律师涉及到的费用有常规收费、包干收费和风险收费。律师收费也就有一审收费、二审收费、执行程序收费三个阶段。 风险收费是指在执行到判决、调解、和解的款项之前,只收取较少的费用,待胜诉或执行到款项后再收取较高的费用。收费标准为前期费用大约为2000-10000,胜诉后为胜诉或执行到金额的10-30%。
    •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既遂的定罪量刑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31
      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既遂的定罪量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