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行一处住房时,如何解决临时住房?
为使房屋拍卖后顺利交付给买受人,拍卖前宜先解决好临时住房,面积不低于当地廉租住房保障规定所确定的人均标准。地段选择上可尽量满足被执行人根据其生活、工作需要提出的合理要求。
解决临时住房可选择采用下列方式:
(1)申请执行人自愿提供临时住房,使用期不低于六个月;
(2)由被执行人自行租房,申请执行人先行垫付不低于一年的租房费用。
上述两种方式产生的租金或费用应从房产拍卖后保留给被执行人的保障费用中据实结算。
2、执行一处住房时,如何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居住权?
人民法院执行一处住房时,对于本解答第二条所列的情形,原则上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共同居住家属不再提供保障;对于第三条所列的情形,应当为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共同居住家属保留保障最低居住条件所需费用(简称保障费用)。
保障费用可在拍卖款中先行提留。
对于被执行人的保障费用,人民法院不得执行。
3、保障费用的标准如何确定?
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保障费用的标准由各地法院自行确定,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保障对象包括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共同居住的家属,但该家属名下另有住房的除外;
(2)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共同居住的家属人数为3人(含)以下的,保障费用面积计算标准按当地廉租住房保障规定所确定的人均保障面积确定;超出三人的,对超出部分人员减半计算面积;
(3)保障费用单价参照当地上一年度的二手房均价,无二手房均价的,按一处住房拍卖、变卖的价格计算;
(4)被执行人自行按时腾空的,可适当上浮保障费用,一般掌握在总保障费用10%的幅度内。
因侵权责任、追索劳动报酬等纠纷案,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不执行将影响到其生存权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减少或不予发放保障费用,但应给被执行人保留不少于一年的租房费用。
4、保障费用的发放时间该如何把握?
-
青岛住房保障并轨后的租金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275人看过
-
执行一处住房时,如何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居住权?
476人看过
-
欠薪保障费标准确定
80人看过
-
保障性住房政策标准评估如何进行
411人看过
-
如何确定该案的执行标的
66人看过
-
保障性住房申购标准
118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欠薪保障费标准确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0特区内企业每户427元,特区外企业每户336元,征收工作已全面开始记者昨天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一年一度的通过工商年检向企业征收“欠薪保障费”的工作已全面开展,今年的交费标准为:特区内每户企业交427元,特区外宝安、龙岗每户企业交336元。据了解,深圳从1997年起建立“欠薪保障基金”,《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欠薪保障条例》明确规定:每年每户企业应缴纳一次欠薪保障费,其标准为上年度市政府公布的最低月
-
我国将增加多少保障性住房,如何确定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1我国保障性住房包括两限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策性租赁房。2011年2月28日消息,未来五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从目前的7%到8%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五年间,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
-
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标准是什么,确定保障性住房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1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标准是:一、公共政策评估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尺度,也是政策评估的基本依据。二、衡量和判断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尺度,只有参照一定的标准才能对保障性住房政策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估。因此,分析和制定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评估标准是实施政策评估的关键环节。三、通过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按照市场租价向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可租赁的住房,同时,政府对承租家庭按月支付相应标
-
法院强制执行收费标准如何确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1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按照本
-
骗取保障住房罚款咋办,骗取保障性住房的如何处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6每个地方处罚都不一样的,要看具体相关的法规,例如天津的《天津市基本住房保障管理办法》规定,当事人故意隐瞒、虚报、伪造有关信息,或者采取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已取得住房保障的,由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已购买保障性住房的,责令退回或者按照市场评估价格补足差额,可处2万元罚款,终身不再受理当事人及其配偶的住房保障申请。 2.已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的,责令限期退出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可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