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医疗事故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追究刑事责任?应该追究谁的刑事责任?医院,医生,护士等的刑责如何界定?
医务工作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其未知数太多——对疾病的认识、病情变化、技术水平限制等等。对于医疗事故,绝大多数都并非医务人员主观造成,而医疗事故入刑案无疑是给医务人员施加不必要的压力。那么,医疗事故究竟是否该入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外是如何做的。
美国
美国的医疗犯罪是在职业犯罪中加以探讨的,这种研究将医生在职业中借助职务之便实施的犯罪均包括在内,例如医生对人的侵犯和对财产的侵犯。对于医生借助检查身体之机对病人实施手淫等性侵犯和医生实施非必要治疗同样研究。
在美国,医疗过失的情形通常包括:即使医生医疗技术高明或接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但在特定场合的疏忽;因未跟上医疗领域的先进水平或未接受良好的教育导致事故。
美国的法律很完善也很严格,患方胜诉的几率不低。如果医方被证明有严重过失,罚金可高达数百万美元,甚至使得医院破产而关门大吉,过失医生则不再能行医。值得一提的是,相关的保险公司会对医疗过程进行监督,并有专门人员作专业鉴定。
当然,如果患方去医院闹事,即便有理,也很可能会因为危害医疗或公共秩序而被拘,如果由于使用暴力而使他人受到伤害,严重的甚至会锒铛入狱。
日本
日本刑法典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了业务上过失致死致伤,是指懈怠业务上必要的注意,因而致人死伤的,处五年以下惩役、监禁或者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因重大过失致人死亡的,也同样处罚。
为了让医院、医生通过事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日本厚生劳动省建立了医疗事故数据库,成立了由医生、律师、民间组织代表参加的医疗事故研讨会,着重查明事故原因,并举一反三,论证今后如何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在政府的监督下,日本医院院方大多会为医生购买事故保险,大多数中、小纠纷便可望通过保险公司获得解决。
由于医疗事故诉讼案往往比较复杂,处理、解决起来常常颇为耗费时日,因此许多案例被戏称为马拉松诉讼案。如在1996年,平均每个案件的审理时间长达37个月。到了2006年,个案的平均审理时间已缩短为25.1个月,而到了今年,则已提速为仅仅16个月了。
德法
法国刑法典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因笨拙失误、轻率不慎、缺乏注意、怠慢疏忽,或者因未履行法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注意义务,致他人在超过3个月时间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处2年监禁并科20万法郎罚金;蓄意不履行法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注意义务,所受的刑罚加至3年监禁并科30万法郎罚金。蓄意不履行法律强制规定的安全或注意义务,致他人在3个月或3个月时间里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处1年监禁并科10万法郎罚金。
联邦德国、瑞典刑法典均无相关的医事犯罪的特别规定,而是规定在过失致人死亡或杀人罪中,西班牙、巴西、加拿大也采取同样办法。
俄罗斯
俄罗斯多项法律都贯穿了一条铁定原则:公民健康第一。患者不论民族、性别、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其保护自己健康的权益都被视作神圣不可侵犯,并在多部法律中都得到方方面面的全力保护。
据悉,患者或其家属能使用的法律武器包括俄罗斯行政违法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刑法、民事和刑事诉讼法、医学司法鉴定法,等等。
不过,俄罗斯法律在大力维护患方权益的同时,对医方造成的医疗事故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俄罗斯的相关法典将医疗事故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医务人员无意造成的,往往由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和医疗机构设备条件有限引起,也有的与疾患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有关;第二类则是医务人员有意引起的,其中包括玩忽职守、粗心大意甚至蓄意犯法。法院对这两类事故的责任人处罚不一,患者得到的赔偿也有较大差别。
医疗事故罪没那么可怕
刑法是国家公权力对公民最严厉的介入,其实体和程序上必须遵循比民事法、行政法更为严格的要求。具体到医疗事故罪,立法者也考虑到医疗行为的特殊性,更进一步把过失标准提高到严重不负责任,把犯罪后果限定在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这都限制了医疗事故罪的适用。
从许多医疗事件来看,如不懂保护患者隐私、患者欠费逃费、医闹等,我们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确实有待提升。在执业活动中,我们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程规范,规范自身行为,减少、避免医疗纠纷。当然,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我们也需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一、如何判断是不是医疗事故?
认定该事故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要对医疗事故作出相应的判断,需要从医疗事故构成要件的出发。
1、医疗事故的主体
医疗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医患纠纷,发生医疗事故的双方当事人就是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医院等相关的医疗机构违反卫生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也构成医疗事故的主体。医务人员是指取得了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包括了诊疗的医师和护理的人员。
2、客观要件(即存在违法的事实)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作出了违反卫生管理法规的行为,适用劣质的药品和器具,或者是使用未经检测的医疗器具等等方面,存在着违法实施,实施了对患者有害的行为,也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损害的事实。
3、犯罪心理(过失)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而不能避免地造成了损害或者是由于过于自信觉得自己能避免出现损害他人身体的后果在而到他人的身体受损,主观上属于过失的心理,故意犯错损害他人身体的,成立的是故意伤害罪,出现死亡的,也成立故意杀人罪。
4、过失行为与损害的结果有因果关系
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过错与患者的身体损害的结果存在因果关系的,才构成医疗事故罪,如果仅仅是有过错,但实际上并无造成患者的人身损害的,则不构成犯罪。
-
国外医疗事故是怎样
325人看过
-
医疗事故医生要不要负刑事责任呢?
297人看过
-
交通事故医疗费如何理赔呢
266人看过
-
医疗事故证据该如何收集呢
479人看过
-
植入医疗器械发生医疗事故如何举证
322人看过
-
如何提起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呢
254人看过
-
如何从医疗事故入手定性医疗事故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27医疗事故界定: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能如何判定医疗事故和医疗意外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08医疗事故是由于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主观原因所致的。医疗意外是由于医务人员难以预料或难以预防的原因造成的。两者在主观上不同。
-
医疗意外算不算医疗事故?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4如果发生以下医疗意外,医院可以不赔: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但是医疗机构有过错的,应当赔偿。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
植入医疗器械发生医疗事故如何举证广西在线咨询 2023-01-20在使用植入医疗器械时,应主动向医师了解所用的植入医疗器械是否具备有效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注册登记表、产品合格证; 并核对和保留所用植入医疗器械的跟踪号(序列号),拒绝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植入医疗器械; 不要直接从经营单位或个人处购买使用植入医疗器械,避免因产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而造成的责任不清和医患纠纷。
-
如何证明植入医疗器械出了医疗事故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6在使用植入医疗器械时,应主动向医师了解所用的植入医疗器械是否具备有效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注册登记表、产品合格证; 并核对和保留所用植入医疗器械的跟踪号(序列号),拒绝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植入医疗器械; 不要直接从经营单位或个人处购买使用植入医疗器械,避免因产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而造成的责任不清和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