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劳动关系后单位不给开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公司帮孕妇断交社保违法吗
孕期公司断交社保是否违法,要看孕妇和公司是否已经解除劳动关系。在职员工在未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前,用人单位单方面决定停交社保,那就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和离职证明分别怎么弄?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与离职证明的区别:1、离职证明,是表示是员工自己主动、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2、解除劳动合同书,是表示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3、其二者的区别是在与劳动补偿方面会不同。4、无论是离职证明还是解除劳动合同书,均表示与原用人单位在法律上没有劳动关系了,不影响你和新的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三、不签劳动合同,单位不给开离职证明怎么办
一,是用人单位没有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没有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的情况下,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二,是用人单位的上述行为给劳动者造成了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提出具体的赔偿请求。
-
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自动终止
443人看过
-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丢失怎么办理,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没签劳动合同能开吗
202人看过
-
劳动者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和解除劳动关系意思相同吗
363人看过
-
劳动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单位没给备案咋办?
459人看过
-
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影响社保吗
105人看过
-
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应如何处理
298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不给开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怎么办,劳动者应该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05例如:单位不给开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算双方解除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但是用人单位已不给劳动者发放工资、不给劳动者安排工作岗位,那么就算双方已实际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或者说辞退、开除)分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对照下属于哪种情况,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而没有支付给的,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
-
劳动合同到期,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单位不给怎么办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6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不续签的,劳动合同终止。单位应该在合同终止的同时出具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手续。用人单位不出具证明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该赔偿。《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
-
关于离职证明开给原单位,原单位不给写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怎么办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5解除劳动证明不需要劳动部门备案。 原单位不给你补,可能是以前你们的关系处理不佳, 建议你不要去搞假章,这不是劳动局的问题了,假章涉嫌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你可以将实际情况给新单位说明,一般他们会予以理解的,实在不行,你可以和他们签订协议,说你和其他单位没有保留劳动关系,如果因此造成的损失由你一个人负责就可以了。
-
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可以不开劳动者证明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13如果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员工因单位过错,最常见的是因单位没有及时足额支付工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如果想要申请补偿的话,只要证明员工的确因为这个原因主动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就可以了。 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
-
为什么单位的终止劳动关系不解除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9不合法,没解除劳动关系,单位必须为劳动者交纳社保。《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第一百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