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03 06:45:02 376 人看过

一、传播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

网络造谣者要承担的责任有三种,分别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具体如下:

1.民事责任:网络造谣,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或法人的商誉,造谣者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网络造谣,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3.刑事责任:网络造谣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网络散布谣言犯罪可以保释吗

网络散布谣言犯罪可以保释,只要嫌疑人符合以下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5.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传播网络谣言犯什么罪

网络造谣可以根据具体情节涉嫌构成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罪名,部分罪名将面临最高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1日 01: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网络谣言传播多少立案
    网络谣言传播同一诽谤信息点击、浏览次数达五千以上或被转发五百次以上的,予以立案。我国法律未规定造谣罪,只规定了诽谤罪,立案标准为: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一、网络造谣属于什么违法行为网络造谣属于对谣言进行传播的违法行为。造谣和传谣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等,造谣和传谣情节严重的,都会构成刑事犯罪。二、网络谣言有哪些根据制造的谣言内容的不同,网络谣言主要有以下六类:1.网络政治谣言主要指向党和政府,主要涉及政治内幕、政治事件、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等内容,让公众对国家秩序、政治稳定、政府工作产生怀疑和猜测,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定。“军车进京、北京出事”
    2023-04-05
    427人看过
  • 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造谣、传谣可能面临三重法律责任。第一是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一些网络个人事件谣言的受害者可以据此追究造谣、传谣者的民事责任。第二是行政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的规定,如果故意利用网络造谣、传谣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公然侮辱、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第三是刑事责任。涉及网络谣言的刑事犯罪,可能触犯的罪名有很多,实务多发的罪名主要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等。男人出轨法律怎么处理男人出轨双方当事人认真沟通,有过错的一方理应承认其错误,并向另一方进行赔礼道歉,如果可以原谅的那么就继续婚姻;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确认离婚的话,那么就
    2023-07-03
    317人看过
  • 一网民传播网络谣言被拘留
    据斗门警方通报消息称,今年10月初,一篇名为《珠海夜归的你要小心!拐带犯罪集休的恐怖内幕》的微信消息在许多珠海市民的朋友圈内被大量转载。该篇网文作者声称自己一名叫小J的女性朋友刚刚从犯罪集团逃脱,并转述了小J如何被当街拖走、强迫犯罪,甚至被喂食毒品、逼迫卖淫等不幸遭遇,网文最后提醒女生晚上独自出门要小心被犯罪分子盯上等。对网文所指消息,斗门警方高度重视,迅速与发布该消息、微信公众平台号为AA的徐某(男,28岁,河南商丘市人)取得联系,并对其所讲述的事件细节进行一一核实。但是,面对警方的调查,徐某声称自己对上述消息的真伪一无所知,只是偶然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发了这样的消息,并复制后发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号上。而警方大量的调查显示,该信息实为多年前的谣言,只是把题目的地名换成珠海而已,文中人物、地点、情节虽耸人听闻,但均属虚构。警方调查发现,就在邻城中山也发生过类似的谣言事件,而文章内容与珠海日
    2023-04-24
    61人看过
  • 网络谣言是否有法律责任?
    在网络上造谣的行为是违法的,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一般处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可并处最高五百元的罚款。如果造谣的行为构成犯罪,可以构成侮辱罪、寻衅滋事罪等,就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侮辱罪一般处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最高三年有期徒刑。网络造谣罪如何认定刑法未规定网络造谣罪,但规定了侮辱罪和诽谤罪,符合下列要件的,可认定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名誉;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
    2023-07-01
    488人看过
  • 是否会追究无故传播谣言的法律责任?
    违法,涉嫌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实施诽谤行为“情节严重”的认定,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的认定,严厉打击信息网络共同犯罪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学校无故罚学生的钱犯法吗一、学校无故罚学生的钱犯法吗1、学校无故罚学生的钱想犯法。具体如下:(1)学校无权对学生进行罚款,学校对的人员,可以做出学籍警告,开除学籍等处分,但不能罚款;(2)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3)学校、教师侵犯学生财产权的行为主要包括损坏学生财物、没收学生财物、乱罚款、乱收费等,学生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投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由政府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
    2023-07-22
    350人看过
  • 网络谣言如何界定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网络造谣立案标准为: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法律规定网络造谣违法吗法律规定网络造谣显然是违法的,虽然法律上并没有造谣罪的说法,但规定了诽谤罪,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就构成了诽谤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23-07-12
    216人看过
  • 只是传播谣言也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没有造谣但仅仅是传播、散步谣言同样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12
    485人看过
  • 怎样界定传谣的法律责任
    造谣传谣可能会面临行政、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需要根据散步的谣言内容以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编造、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三种:一、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民事主体的名誉权,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二、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三、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传谣违反治安管理从轻处罚的情形有:(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
    2023-03-19
    105人看过
  • 如何界定网络造谣的刑事责任
    一、如何界定网络造谣的刑事责任网络造谣的刑事责任的界定方法是其可能会触犯《刑法》中的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网络造谣的立案标准网络造谣立案标准如下: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认定为相关法律规定的情节严重
    2024-03-08
    317人看过
  • 制造、传播网络谣言要当心了
    一、网络谣言的分类和危害8月29日,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其中对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谣言(法律术定义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犯罪)的个人、社会法人、网络经营者、网络平台提供者、媒体平台提供者等,均作了不同程度的约束与限制,为今后净化网络搭建了更规整、严密的法律框架。这些举措接连推出,形成组合拳,当然事出有因。网络谣言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舆论环境,给广大民众带来巨大的困扰。仅从这次被收进法网的造谣传谣者所恶意制造或传播的谣言,就可见端倪。这些谣言以危害和杀伤力特别巨大作为标尺作粗线条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类:1、第一类是政治谣言,试图进一步间离民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不管造谣者和传谣者出于何种主观目的,其客观效果都是充当了西方敌对势力谣翻中国之帮凶。2、第二类是恐怖谣言。譬如天津港爆炸死亡1300多人,附近小区一个活口没剩余、有毒气正向北京扩散等等。故意蛊惑人心,误导社会公众,制造渲染恐
    2023-04-22
    389人看过
  • 十大谣言刷爆朋友圈,传播网络谣言将入刑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第四条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第二百
    2023-12-22
    478人看过
  • 传播网络谣言到底犯哪些罪
    针对网络谣言直接可适用的罪名主要有:诽谤罪、寻衅滋事罪、侵犯商品声誉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编造、传播虛假恐怖信息罪。一、散布谣言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网友在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要承担刑事责任吗网友在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应该视情况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2023-03-10
    292人看过
  • 传播网络谣言会涉嫌什么罪
    针对网络谣言直接可适用的罪名主要有:诽谤罪、寻衅滋事罪、侵犯商品声誉罪、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战时造谣扰乱军心罪、以及战时造谣惑众罪。一、法院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怎么处罚?法院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犯罪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编造虚假的恐怖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二、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一般要判多少年犯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罪的,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是指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三、伪造虚假疫情判多少编造、
    2023-03-10
    411人看过
  • 网络造谣传谣面临三大法律责任
    在检方办理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案件中,被告人之所以触犯法律,被判处刑罚,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只想着发泄自己情绪或是为了好玩。近日,一些网络谣言引发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朝阳检察院昨天发布,在各类谣言类犯罪中,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较为常见。网络造谣、传谣面临三重法律责任。据郭检察官介绍,该院自2008年至今,共审查起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案件20起,其中移送起诉14起,都是网络谣言危害到社会管理秩序的典型案例。从起诉的案例中看,网络谣言均具有极强的恐吓性或煽动性,因此警方近日来也不断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但个人应该如何合法地、有效地利用网络这一受众面最广的信息传播方式,应引起广泛重视。郭检察官说。据了解,在检方办理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案件中,被告人之所以触犯法律,被判处刑罚,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对自己行为的
    2023-06-11
    8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谣言如何定罪,传播网络谣言的共同犯罪有哪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8
      一、传播网络谣言如何定罪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 诈骗会传播网络谣言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0-22
      利用网络谣言诽谤他人,作为行为者捏造和散布虚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是违法的,必须受到治安处罚。没有次数限制规定。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如何处罚网络散播谣言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26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媒体(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传播的谣言。)没有具有攻击性和目的性的事实依据。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和政治人物 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制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
    • 网络传播谣言被处罚罚金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1-27
      如果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谎报危险、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危险、疫情、警察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二)投
    • 2017网络传播谣言处罚标准2017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12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或者知道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