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张靓颍状告媒体名誉侵权案一审败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22:00:38 137 人看过

曾引起众多媒体关注的超女张靓颍状告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名誉权遭受侵害案,今天上午上海静安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张靓颍要求被告停止侵权,消除影响、以书面形式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万元、公证费2000元和律师费3万元诉讼请求不被支持。

2006年7月8日,文汇新民集团出版的《东方早报》第8版刊登记者撰写的署名文章《揭密明星耍大牌××晃点慈善活动张靓颍酒店耍客服》,文中副标题为张靓颍:没有总统套房乱叫客房服务,称到沪参加演出的张靓颍某些行为也颇让演出主办方头痛,还说我要一个总统套房,我的四个助理每人要一间标准间。由于主办方满足她的要求,她在自己入住的房间内无度地呼叫客房服务,其中大部分叫进房间的食物都仅仅只是品尝了几口而已。

2006年8月,张靓颍聘请律师起诉《东方早报》,后因该报不具有法人资格又再变更被告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张靓颍在起诉中说,由记者李懿撰写的文章内容,完全属于捏造,而文新集团未经核实就刊登涉案报道,又被众多媒体转载、报道,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名誉,还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遂要求被告书面在《东方早报》、《解放日报》、新浪网、搜狐网上作道歉及100万元的精神抚慰金赔偿。

法庭上,文新集团辩称所刊登的相关报道,系娱乐圈圈内人士提供的消息来源,现因爆料人不愿到庭作证,宾馆方面也不肯提供张靓颍的消费记录,使得无法举证来证明报道来源和真实性。虽然该报道会给张靓颍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撰写该报道并无主管恶意。况且在之前的大量报道中也都是对张靓颍的中性或正面消息,作为张靓颍作为公众人物应对媒体的监督采取宽容的态度,表示不认可诉请。

法院认为,引起本案诉讼的那篇报道内容新闻来源,涉案内容是否属实,作为文新集团并没有任何证据来佐证,应认定该新闻报道有所不妥。但综观全文并无任何侮辱性文字,也未对张靓颍的人品或道德等作出任何倾向性的评价,至于其他媒体的报道内容,虽以涉案文章为引,但其后相关评论已大大超出涉案文章所刊登的内容,尤其是网站上形形色色的回帖言辞不妥,绝非文新集团所能控制和左右的。在以往文新集团对张靓颍的报道中,其中不乏中性甚至正面褒扬的消息,仅从涉案文章无法认定存在侵害张靓颍名誉的故意,文章内容也尚未构成对张靓颍名誉的侵害。自超女大热以来,张靓颍的知名度日益提供,作为演艺界人士的她,应对于歌迷的热情和媒体的追逐,带来可能轻微损害亦应给予适度的理解和宽容,以满足公众需求并促进新闻行业的自律和进步。遂作出上述的一审判决。

相关连接: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处理。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文章反映内容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得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3日 04: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名誉侵权相关文章
  • 半张脸不是肖像一患者状告病案广告侵权败诉
    面部器官被人拿来做广告的行为是否会构成侵权?日前,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审结一起因刊登患者治疗前后面部器官照片引发的侵权纠纷案,法院认为刊登局部器官照片不构成侵犯肖像权,故一审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叶某曾因脸部先天的青黑色斑痕在北京某激光医疗中心就治,治疗效果良好。2001年10月间,他意外地在《北京交通旅游图》上看到了以自己治疗斑痕前后照片为病案的广告。叶某认为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遂将该地图出版社、医院和广告公司一并告上法庭,索赔10万元。医院称,他们只是从病理的角度使用了局部照片,照片中眼睛以上部分被遮挡,不能证明肖像人就是原告。出版社和广告公司均认为,局部照片根本无法辨认肖像人就是原告,不构成侵权。法院经审理认为,形象是人的面部器官综合而形成的视觉效果。不能反映自然人的形状相貌、模样的面部局部器官,不是肖像。由于承载该广告的载体上固定的只有鼻子和嘴的半张脸,不能反映特定人的神情
    2023-04-24
    416人看过
  • 甘肃律师状告百度侵权一审败诉
    近日,甘肃律师贺文龙收到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邮寄送达的一份判决书,该判决书认定,贺文龙作为一个律师,对于互联网上的信息与内容应具有认知和辨别能力,观看黄色图片等应是自主选择的结果,难以认定百度对其财产权和名誉权造成侵害,遂判决驳回贺文龙的起诉。2007年2月3日,贺文龙在百度网搜索栏中输入美女并点击搜索,进入一个新页面点击火辣美女,激情电影在线观看后进入,在手机号码栏中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后点击立即发送。后经查询,百度网讯扣取他预存话费48元。贺文龙认为百度以链接广告的形式向包括他在内的广大网民宣传、推广色情内容的网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008年8月份,贺文龙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百度赔偿2万余元。
    2023-06-07
    236人看过
  • 自媒体名誉权侵权诉讼流程是什么?
    一、自媒体名誉权侵权诉讼流程是什么?自媒体名誉权侵权诉讼流程如下: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3、
    2024-01-22
    233人看过
  • 顺昌审结首例状告“第三者”名誉侵权案
    中国法院网近日,福建省顺昌县法院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原告林某与被告肖某名誉权纠纷一案。原告林某诉称,肖某自2000年初起与林某之妻勾搭成奸至今,使林某蒙受奇耻大辱和家庭悲剧,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具结悔过、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支付其精神损失费100元。被告辩称,其与原告之妻仅是一般来往的朋友关系,没有越轨行为;原告夫妻不和、感情破裂与其没有任何关系。法院审理查明,近两三年林某因夫妻关系紧张,怀疑其夫妻关系破裂系因被告勾引其妻并与其妻发生不正当行为所致,经常与朋友一起跟踪其妻的行踪,2002年原告在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过程中,又以侵害其名誉权为由将被告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原告在诉讼过程中虽提供了一些证据,但这些证据不能充分证明被告与原告之妻长期通奸姘居并四处宣扬的事实,原告也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因被告的行为使其社会评价受到贬低、人格尊严受到丑化。因此,原告的主张缺乏证据证实,不能成立。据此,依
    2023-04-25
    462人看过
  • 张某名誉案胜诉,名誉权侵权行为有哪些
    网络用户杨女士在新浪微博平台中多次公开发布、转发多条针对张某的微博博文,博文中含有诸多恶俗咒骂、诋毁内容,使其公众形象遭受严重贬损,张某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将杨女士及新浪微博运营商xx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诉至法院。那么关于张某名誉案胜诉,名誉权侵权行为有哪些呢?一、张某名誉案胜诉,名誉权侵权行为有哪些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毁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120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
    2023-06-05
    389人看过
  • 媒体不实报道可以起诉名誉侵权吗
    媒体不实报道可以起诉名誉侵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因此,在具体认定行为人是否侵害他人名誉权时,应从以下四方面来确定: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以媒体新闻报道侵害他人名誉权案件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观心态为故意,我们可以轻易认定,但如果仅仅表现为对所报道的事实调查或审查不严导致报道失实,其主观心态应如何认定?笔者认为,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因为基于我国国情,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并支持新闻媒体继续
    2023-06-01
    330人看过
  • 媒体一纸叫停"液体安全套"被判名誉侵权
    中国法院网讯饱受争议的液体安全套在产品效果方面,曾受到了多方的置疑。因对某都市报的报道不满,液体安全套的生产厂家长江生物药业(樟树)有限公司将该报社告上了法庭。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报社构成名誉侵权,判令其删除网站上的侵权文章,在该报及其网站上与侵权文章相同版面持续一周刊登道歉公告,并一次性赔偿长江药业公司名誉权侵权赔偿金10万元。2006年8月11日,某都市报和该报网站上分别刊发了题为《浙江叫停液体安全套》(副标题为夸口可杀艾滋病病毒实际尚未经检测证明)和《浙江叫停液体安全套尚未证明可杀灭艾滋病病毒》的报道。对此,长江药业公司认为该报道捏造事实,伪造出处,对其合法生产,通过检测的康乐宝杀菌膏作出否定性评价,致使该产品在消费者中评价降低,在北京范围内造成了不良影响,损害了生产厂家的名誉,并给原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于是,长江药业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报社立即停止在其网站发布侵权报
    2023-06-09
    112人看过
  • 隆胸失败靓女欲裸体维权
    昨日(2月8日)上午,赵女士站在佛山市XX医院前绿化带中,身披条幅,敲击铜钹,一度撩起上衣,露出变形的双乳,引来大批人群。赵女士称3个多月前于XX医院隆乳,术后双乳变形,欲索赔8万余元。XX医院则称手术不理想是她个人体质所致。状况二次隆胸双乳不对称赵女士,39岁,2005年独自来佛山谋生。她直言自己从事娱乐行业,姣好的容貌与外形十分重要。2006年她做了一次隆乳手术后意欲二次隆乳。在网上了解XX医院的推介后,赵女士于去年10月来医院问诊。据XX医院提供的材料显示,XX医院于2008年10月24日向广州南方医院医务科发函,邀请该院张医生主刀赵女士的手术。第二日,该医生对赵女士进行了检查。术后赵女士在XX医院住院8天。据了解,一般隆乳术后3天即可出院。对此,XX医院的解释是,赵女士是二次隆乳,恢复要更长时间。3个月过去了,赵女士发现:双乳上下、左右不对称,且能触及假体边缘,乳房隐痛,乳头变形。
    2023-06-07
    111人看过
  • 中国首例艾滋孤儿诉媒体侵权案一审原告胜诉
    本刊记者/吕娟2006年本刊6月上半期报道了《靳薇,用法律质疑媒体的职业道德》,河南艾滋孤儿小莉(化名)状告某报纸侵犯其隐私权与肖像权,2006年7月17日,此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2007年3月1日,小莉委托了上海绍刚律师事务所的杨绍刚律师和中央党校教员靳薇作为诉讼代理人,状告某报社的侵权行为,并向法院提出三点诉讼请求:一、判令被告停止侵害;二、判令被告在《华夏时报》相同版面用相同篇幅赔礼道歉;三、判令被告赔偿精神损害费人民币十万元。法院经审理判决:一、被告某报社于本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在该报第一版显著位置就其2005年12月2日相关照片及文章侵害肖像权、名誉权及隐私一事向原告小莉赔礼道歉,内容须经本院审核;否则,本院将在其他媒体刊登本判决主要内容,费用由被告承担。二、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赔偿原告小莉精神抚慰金二万元。对于法院的判决上诉与否,小莉的诉讼代理人当庭表示
    2023-06-05
    327人看过
  • 诉状算名誉侵权么
    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体现为以不当的言词评价、贬低和毁损相对人的人格,不涉及“事实”的真实性问题)、诽谤(体现为披露、散布虚假事实)、披露其隐私权(体现为披露、散布法律所保护的他人私生活信息)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作为认定毁损名誉的依据,侵权人仅仅只针对被侵权人,而未传播给第三人,并不构成法律上的公开,行为只有公开进行,向第三人散布,才能表明侵权人的行为已经产生了社会影响,被侵权人的名誉受到损害。正常的诉状是不会侵犯名誉权的。一、侵犯名誉权构成要件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2、行为人行为违法。对于该构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确解释,但是按照惯例,此处的“法”应作限制解释,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可以约束行为人,但是违反这些规定
    2023-02-23
    248人看过
  • 从一起新闻媒体侵权案谈名誉权的保护及诉讼时效问题
    原审上诉人苏*全。原审被上诉人**日报社。「案情」广西省北海市公安局于1998年5月7日以涉嫌受贿将苏*全刑事拘留,同月18日北海市检察院决定对其逮捕,同月20日苏*全被逮捕。1999年5月5日检察机关对苏*全提起公诉,1999年12月10日苏*全被取保候审。1999年12月27日,北海市海城区法院判决宣告苏*全无罪,北海市海城区检察院提起抗诉,北海中院于2000年4月5日作出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原判。《南国早报》是**日报社主办并公开发行的报纸,**日报社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1998年5月29日,《南国早报》头版左下部分登载一则题为《北海市挖出八条执法“蛀虫”》,苏*全认为该新闻报道使其人格、名誉遭受了严重损害,以**日报社的行为侵犯了其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裁判要点」法院一审认为:《南国早报》所报道的新闻,是检察机关在侦查、起诉阶段实施的职权行为,报道所涉及的犯罪嫌疑人依法未经法院审判
    2023-06-01
    348人看过
  • 媒体侵害名誉权的抗辩有哪些
    新闻侵权名誉权的抗辩事由有文章的真实程度或者是公正的评讼、准确的报道国家的机关公开文件和职务的行为;名誉权是任何人都不能进行侵犯的,而在申请抗辩的时候就一定要根据案件的事实来进行处理。一、侵害他人名誉权该如何处理行为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一般应当承担停止侵权、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侵权责任。公民的名誉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侵犯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形式。侮辱是使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二、名誉权包括哪些权利名誉权可分为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2.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法,损害他人的名誉。3.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败坏他人名誉。法人的名誉权内容与公民的名誉权
    2023-04-03
    124人看过
  • 一撰稿人状告地方政府名誉侵权
    3月20日下午2时,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第七法庭。当主审法官宣布开庭时,坐在原告席上的盛学友挺直了腰板,看了一眼坐在旁听席上、穿着红棉衣的妻子,然后将目光转向对面的被告席上。对面的被告席上是四被告: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政府法制办主任、七台河仲裁委主任刘铭英(第一被告),七台河仲裁委员会(第二被告),七台河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第三被告),七台河市人民政府(第四被告)。当天,41岁的盛学友以独立撰稿人身份起诉上述四被告的名誉侵权案在这里一审开庭。旁听席上座无虚席,其中包括多家媒体的记者。这起名誉侵权案源于盛学友在2006年以特约撰稿人身份在《西部时报》发表的一篇报道,内容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一起煤矿权属纠纷案件。报道发表后,盛学友在七台河市政府法制办政府网站上发现了一份在他看来含有对其本人进行“恶意诽谤”和“攻击”的函。盛学友认为这严重侵犯了他的名誉权,遂将上述四被告诉至法庭。原告起诉:客观报道
    2023-04-24
    216人看过
  • “拾金者”状告“失主”名誉侵权
    拾得巨款交还失主,哪知,事隔2年后,失主又找上门来,声称还有一半未还。拾金者觉得自己好心未得好报,名誉还受到损害,便将失主告上法庭,从而引发一场颇为曲折的名誉侵权案件。日前,江苏省淮安市中级法院对本案作出终审判决。万元巨款一年后失而复得家住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的徐某,经营烟草生意多年。1998年10月的一天,他遗失了一只装钱的塑料袋。令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年3月份,该市烟草专卖局职工顾某找到他,把他丢失的钱款交给了他。看到一年前丢失的巨款失而复得,徐某既意外又惊喜。他清点后,出具了一张收到17893元款的收条。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到了2001年,徐某突然来到烟草公司,声称自己丢失的钱款实为3万元,要求顾某归还其余被扣留的钱款。两年后失主称一半失款未还据徐某讲:1998年10月的一天上午,我来到烟草公司承德路批发中购买香烟,付款后,把装有3万元现金的方便袋遗失在黄某办公桌上。第二天一大早,我就
    2023-06-07
    500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侵权指的是文学作品、通告文字、行为语言或其他形式对当事人产生了名誉上的消极影响所构成的一种违背人权的行为,行为人要负法律责任。 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新闻、PS图片,否则构成名誉侵权。如果是真实事件发布,则不构成名誉侵... 更多>

    #名誉侵权
    相关咨询
    • 媒体侵犯名誉权败诉之后还可以起诉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19
      媒体侵犯名誉权败诉之后还可以起诉,任何的败诉案件都是可以在拿到判决书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再次提出诉讼请求的,但是并非是所有的再次起诉的名誉权侵权案件都是会被法院所受理的,故此在二次诉讼前,必须要先收集侵权的证据。
    • 媒体侵犯名誉权的案件,媒体侵犯我的名誉权应该如何办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27
      名誉权受损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
    • 媒体侵害名誉权行政处罚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29
      新闻媒体作为我国的社会监督主体,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而不应过分要求新闻媒体报道准确无误。因为基于我国国情,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 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并支持新闻媒体继续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 媒体夸张虚假报道损害了我哥哥的名誉权,如何侵犯名誉权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16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候,侵害名誉权的案件越来越多,那么当公民的名誉权被侵害后,可以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侵害,并且澄清事实,说明自己侵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还被侵害人一个清白,另外,还需要向被侵害人道歉,如果给被侵害人造成了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被侵害人赔偿精神损失费,侵害人拒绝赔偿,拒绝赔礼道歉的,被侵害人可以到法院去起诉,要求侵害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果侵害人还给被侵害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的,触犯到了
    • 新闻媒体名誉权侵权要怎么办?
      广东在线咨询 2021-08-02
      1、如果不是属实,可以要求报社道歉,还可以要求名誉权的赔偿   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也就是说客观的报道也不属于侵权 2、起诉的主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只起诉作者的,列作者为被告;只诉新闻出版单位的,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