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至关重要。
要把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出台推进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强化工作部署和资金项目支持。
贫困人口脱贫方案
贫困人口脱贫程序:
1、评议公示。贫困户脱贫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在村内进行公示。
2、审定公告。公示无异议的,由乡镇党委、政府审定并公告。
3、备案标注。乡镇党委、政府将脱贫人口名单上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并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统一标注。
4、颁发脱贫光荣证。贫困户脱贫后,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脱贫光荣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改委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共同富裕方向,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强化创新驱动,加大政策扶持,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长期培育和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策稳定。保持产业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由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向支持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农户普遍受益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拓展转变。
坚持市场导向。增强供给适应性,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坚持久久为功。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科学规划,持续用力、稳扎稳打,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目标任务。到2025年,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壮大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的特色品牌。
-
探讨全面脱贫的标准
66人看过
-
扶贫投诉电话:精准监督,助力脱贫
254人看过
-
探讨如何界定黄色直播平台
218人看过
-
如何建立有电力特色的企业文化
76人看过
-
脱贫了是不是没补助
423人看过
-
中国特色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模式探讨
321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脱贫后有补助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1脱贫了就没补助了。 脱贫后还要有巩固提升阶段,需要政策继续帮扶一直到达到稳定脱贫状态达到小康水平。 脱贫后因病、因学、因残、因为意外事故等也是可以做返贫回退的,不过要重新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和程序进行识别。 《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第一条 《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第二条
-
脱贫了没什么补助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05脱贫了就没补助了。 脱贫后还要有巩固提升阶段,需要政策继续帮扶一直到达到稳定脱贫状态达到小康水平。 脱贫后因病、因学、因残、因为意外事故等也是可以做返贫回退的,不过要重新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和程序进行识别。 《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第一条 《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第二条
-
脱贫了是不是没补助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2脱贫了就没补助了。 脱贫后还要有巩固提升阶段,需要政策继续帮扶一直到达到稳定脱贫状态达到小康水平。 脱贫后因病、因学、因残、因为意外事故等也是可以做返贫回退的,不过要重新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和程序进行识别。 《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第一条 《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的通知》第二条
-
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目的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8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有关地区和部门在消费扶贫方面积极探索实践,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完善政策。
-
扶贫助力标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6财政部依据各地财力状况分别确定各省地方财政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的配套比例。省级财政承担的配套资金总体上不低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80%。省级财政可以在确保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前提下根据地(包括设区的市、自治州、盟,下同)、县财力状况确定不同的配套比例。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应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乡级财政不承担资金配套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