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儿童权益,预防儿童乞讨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09:14:04 434 人看过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规定主要是:(1)有残疾人与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方能构成本罪的犯罪对象。(2)本罪仅限于使用暴力与胁迫的手段。(3)本罪处罚对象却只限于组织乞讨者。(4)组织乞讨者利用暴力的手段致残疾人或者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人身受到伤害,则属于一行为(当然相对于组织乞讨罪的复杂行为而言,此处的一行为是有所特指的)触犯数个罪名的想象竞合犯。依照我国刑法理论界的通说应当按照从一重罪处罚原则处理,也即依照行为触犯数个罪名中法定刑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而不是数罪并罚。

法院对领导儿童乞讨罪如何判刑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04: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猥亵儿童犯罪中的儿童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
    涉嫌猥亵儿童犯罪的案件中的儿童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人民法院、公安机关进行保护,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猥亵儿童犯罪中的儿童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
    2022-07-07
    220人看过
  • 儿童乞讨罪的认定怎么判刑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领导儿童乞讨罪,只规定组织残疾人和儿童乞讨罪。立案标准是:本罪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手段,领导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乞讨,就应当立案追究。构成本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儿童乞讨罪与一般组织乞讨的区别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保护对象为任何人,而非仅限于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人。而组织乞讨罪明确要求,只有残疾人与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方能构成本罪的犯罪对象。二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对象也更加广泛,非但组织者,所有实施了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行为人和乞讨方式违法的乞讨行为人都是行政处罚的对象。而组织乞讨罪的处罚对象却只限于组织乞讨者。三是《治安管处罚法》规定的行为方式也比组织乞讨罪广泛,只要是利用他人进行乞讨的行为,不论何种手段均构成违法治安处罚的违法行为。而组织乞讨罪仅限于使用暴
    2023-08-08
    295人看过
  • 如何预防家庭暴力儿童
    法律综合知识
    一、如何预防家庭暴力儿童预防家庭暴力儿童的方式如下:1.加强宣传教育。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反家庭暴力意识;2.开展培训工作。妇联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和统计工作;3.健全心理咨询、家庭关系等指导工作;4.组织调解工作。对于家庭纠纷,开展人民调解,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六条的规定,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二、家庭暴力的责任有哪些1.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实施者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2.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
    2023-02-04
    330人看过
  • 妇女儿童保障权益有哪些
    妇女儿童保障权益有生命健康权、财产保护权、生存发展权以及接受教育权等。每个公民应自觉遵守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对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如实检举、揭发、控告的权利。公安、司法机关对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依法处理。各级妇女组织应积极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各级妇联的法律顾问机构,要为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宪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2024-04-18
    162人看过
  •  儿童乞讨罪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领导儿童乞讨构成的组织残疾人犯罪和儿童乞讨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量刑标准。该罪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胁迫的手段乞讨,就应当立案追究。同时,《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也明确规定了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未成年人乞讨的刑罚。量刑标准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领导儿童乞讨构成了组织残疾人犯罪和儿童乞讨罪。量刑标准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为行为犯,不需要造成乞讨人人身伤害或其他严重后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胁迫的手段,就应当立案予以追究。《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规定,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领 导
    2023-09-13
    482人看过
  • 领导儿童乞讨罪能怎么样惩罚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5-12
    441人看过
  • 残疾人可以组织乞讨儿童吗?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法律概念为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行为。构成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与一般组织乞讨行为的区别《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构成治安违法行为,将被“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将组织乞讨罪的规定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二者存在以下差异: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保护对象为任何人,而非仅限于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人。而组织乞讨罪明确要求,只有残疾人与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方能构成本罪的犯罪对象。二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对象也更加广泛,非但组织者,所有实施了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行为人和乞
    2023-07-31
    98人看过
  • 儿童车祸伤如何预防,如何急救
    一、儿童车祸伤如何预防?1、家庭与学校的安全意识教育预防儿童交通意外,平时家长要给孩子灌输安全常识,如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不可在道路上玩耍。坐车时不可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下车时要注意观察车后方,确认没有车辆驶近才下车。骑自行车时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先观察,再通过,不可猛抢,猛拐,远离大货车。2、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调研发现,中国一二线城市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不足14%,而全国的使用率更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儿童安全乘车工作推进办公室主任潘增友认为,中国强制使用儿童用乘员约束系统条件已经具备;强制使用儿童乘员约束系统规范,适合在交通安全管理相关法规中体现。“目前,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大,儿童乘车出行比例高,潜在风险人群基数不断增大。国外强制使用儿童乘员约束系统经验证明,儿童乘员约束系统能有效保护儿童乘车安全,大幅降低儿童乘车伤亡率,但中国对儿童乘员约束系统作用认识不足,
    2023-03-16
    476人看过
  • 残疾儿童乞讨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概念是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行为。构成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失火罪构成要件有哪些失火罪的构成要件为: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8-08
    310人看过
  •  乞讨儿童集资:警惕非法犯罪活动
    该段内容描述了犯有组织儿童乞讨罪的刑罚和处罚措施,并指出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同时,如果以非法手段组织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乞讨,应当立案。本罪为行为犯,不需要造成乞讨人人身伤害或其他严重后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手段,就应当立案予以追究。犯有组织儿童乞讨罪的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以非法手段组织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乞讨的,应当立案。本罪为行为犯,不需要造成乞讨人人身伤害或其他严重后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手段,就应当立案予以追究。 素材中提到的组织儿童乞讨罪的处罚力度如何?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之一,组织未成年人乞讨罪,是指在未成年人中,以组织、纠集、教唆、帮助等方式,强迫未成年人进行乞讨或者变相乞讨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我国刑法规定,处三年以
    2023-08-26
    159人看过
  • 领导儿童乞讨罪立案条件有哪些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领导儿童乞讨罪,只规定了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其立案条件是: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行为,就应当立案追诉。构成本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4-29
    371人看过
  • 离婚案中残疾儿童的权益保障
    离婚案残疾儿童的判定,法院均从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角度来判决子女归谁抚养。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离婚案一审一般6个月,二审一般3个月判决下来。如果法院第一次判决不离的话,六个月之后可以重新起诉,第二次起诉法院一般情况下认定为确实感情破裂无法挽回的,都会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离婚一般是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离婚案件的管辖(一)国内离婚管辖1、管辖法院的一般原则有些离婚诉讼当事人不知道应到何处立案,或是因户口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地时,希望能就近起诉,还有的当事人接到人民法院传票后,从未考虑到该法院是否对本案有管辖权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婚姻案件管辖权的问题。《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
    2023-08-05
    500人看过
  • 儿童应该如何预防交通事故
    一、幼儿园、小学要增设交通安全课程,让儿童们懂得一些交通安全知识,熟悉各种交通信号和标志,使之能做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二、要教育儿童不要在街道上、马路上踢球、溜旱冰、追逐打闹以及学骑自行车等。不要穿越高速公路上的护栏,也不要跨越街上的护栏和隔离墩。同时也要教育儿童不要在铁路轨道上行走、玩耍。三、年龄较小的儿童过马路时,应该由成人带领。小学生上下学时,不可多人横排行走,不要互相推搡打闹,应该在人行道上行走;过马路时应看清指示信号,不可不看信号灯而猛跑。城郊及农村没有人行道,儿童过马路时应左看右看,车来让道,不要突然横穿马路。另外,儿童在街上和马路上行走时,不要埋头看书或玩玩具,以免发生意外。四、要教育儿童不要在汽车、拖拉机、摩托车上乱摸乱动,也不要在汽车、拖拉机下面玩耍或睡觉。汽车、拖拉机司机在开车前,应注意检查车底下是否有儿童躲在下面。另外,汽车、拖拉机司机在倒车时不可盲目倒车,应下车看看
    2023-02-19
    337人看过
  • 儿童权益被侵害如何维权
    一、儿童权益被侵害如何维权当儿童权益受到侵害时,儿童及其监护人应当及时采取行动进行维权。1.儿童或其监护人应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警方的帮助和支持。警方将依法对侵害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2.如果虐待行为严重,构成犯罪的,儿童或其监护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追究犯罪者的刑事责任。3.在维权过程中,儿童及其监护人还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便更好地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4.他们还可以寻求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帮助,如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妇女联合会等,这些组织通常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儿童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和支持。二、相关法律法规解析为保护儿童的合法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1.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为儿童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2.《刑法》、《民法典》、《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
    2024-08-02
    15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组织多名儿童乞讨,致使儿童重伤的,构成组织儿童乞讨罪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2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的,处五年以下或者。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 国家如何保障儿童权益?保护私有制造的儿童权益,儿童的权利有哪些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2
      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是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需要,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生活关系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从婚姻家庭方面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是贯彻招待上述规定的必要措施。22、在私有制下,儿童的法律地位是怎样的? 在私有制社会中,儿童
    • 收养乞讨儿童怎么办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1
      儿童乞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未满14周岁的成年人乞讨的行为 组织乞讨不但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正常的管理秩序也带来了混乱其中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本罪的主要客体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乞讨的生活会对其今后的人生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破坏了未成年人正常的成长发育另外,乞讨虽然可以称得上是公民自身的一项生活自救手段,但是有预谋的,有组织的团体性乞讨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混乱 犯本罪
    • 领导儿童是否犯了乞讨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9-29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儿童犯罪怎样确保儿童合法权益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2
      1、猥亵儿童犯罪中的儿童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方式为: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人民法院、公安机关进行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