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是民事纠纷,可以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那么就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1)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债务属实;(2)向法院起诉,申请诉前财产保全;(3)法院上诉、立案、庭审、判决;(4)胜诉后,如果对方在判决生效后规定期限内没有还钱,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怎样对付欠钱不还的人不犯法
(一)非诉讼途径
(1)到期直接明说。到期欠钱不还,有时候可能对方是忘了,也可能对方根本不想还,但无论怎样借款人都可以拿着借条跟欠款人明说。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再采用其他办法。
(2)看准时机当面要。这种方法要看机会行使,最好是有第三人在,此时开口跟欠款人要钱,在那种情况下,出于面子考虑,而他又刚好能还的时候,一般就是比较好的时机。
(3)反向借钱。这种方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朋友不肯还钱的时候,可以向对方借钱,或者借用价值相当的物品。如果对方想起还欠你钱,自动还了那是最好,但是如果对方不提还钱但是借钱给你,那么你就可以提起借钱给他的事情,然后就可以拿到钱了。
(二)诉讼途径。诉讼是解除纠纷的一种方式,如果说对方欠钱怎么都不肯还,那就只能用诉讼这一手段解决了。借款人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债务属实、然后去法院起诉,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院起诉、立案、庭审、判决。以诉讼方式解决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收集借过钱的证据。欠条能不能直接起诉?关于这个问题,如果金额不大,在几千到一、两万之间,一般拿个欠条起诉就行,但是如果数额较大,就要提供其他的证据证明你把钱借过给别人,比如向对方转账的银行凭条、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等等。
(2)收集催过款的证据。收集曾向对方要过钱的证据,这是为了防止债权过诉讼时效。这种证据可以是书面形式的,也可以是录音、录像的形式,只要证明曾多次向对方要过钱即可。录音录像是否能拿出来当作证据,明确地说,只要不侵犯对方的隐私权益就行。
(3)收集对方财产信息。现在很多案子法院判决原告胜了,但是原告根本拿不到钱,这是因为没有收集到对方的财产信息,无法执行。因此,如果想真实把钱要到手,就要调查对方的财产情况,主要是对方的账户、房子、车、公司股权等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应对故意欠债行为的建议
449人看过
-
对方拖欠债务不履行应该怎么办理
415人看过
-
应对欠债危机,不失为良策
390人看过
-
对恶意拖欠债务的行为处理是怎样的
410人看过
-
面对拖欠债务且不守信用的人,如何应对?
162人看过
-
应对学校债务拖欠的方法
280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
如何化解拖欠债务的行为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01、对付拖欠债务的行为,债权人可以采取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处理,债权人提起诉讼要注意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2022年究竟如何有效对付拖欠债务的行为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301、对付拖欠债务的行为,债权人可以采取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处理,债权人提起诉讼要注意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2、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债权人应该如何应对拖欠债务啊?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26对于拖欠债务如何应对: 第一种是和对方再签订一个还款协议。 如果对方并不抵赖,而只是一味以种种借口拖延还款,那么可以与其再签订一个还款的协议,在这个还款协议中要注意约定还款的具体方式和期限,还可以和对方约定如果到期不履行的话,可以申请法院就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该类延款协议必须事先经过公证机关的公证。 第二种是在提起诉讼时同时要求诉讼保全。 所谓诉讼保全,就是在提起诉讼的同时或事前申请法院查封
-
离婚了为什么要拖欠对方的赌债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21离婚后不需要替对方还赌债。赌债是个人的借款,不属于夫妻和家庭生活的共同债务,所以是不需要替对方还赌债的。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双方共同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