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第十至十五条规定,劳动就业有五项原则:
1、平等就业原则,指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和就业机会。
2、相互选择原则,指劳动者自由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自主择优选择劳动者。
3、竞争就业原则,指劳动者通过用人单位考试考核竞争取胜而获得就业岗位。
4、照顾特殊群体人员就业原则,指指谋求职业有困难或处境不利的人员,包括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的人员。
5、禁止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原则,指用人单位禁止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一、劳动就业权是什么
劳动就业权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权作为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又被称为工作权或狭义的劳动权。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就业权,是其所谓限定劳动权。这种限定劳动权的特点为,劳动动者的就业行为,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流动来解决,国家不再直接限制或包办,只有在劳动者自行寻求劳动机会或确保劳动机会有所不能时,国家始补充提供劳动者以适当机会或提供其维持生活必要之资金。即国家负有促进或保障就业的责任,但这种责任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就业的统包统配,而是要创造就业机会和实行的失业救济。
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就业权,一般包含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自由工作或就业的权利,这一权利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平等就业权,另一个是自由择业权。再一重含义是请求提供有报酬的工作机会的权利,又称职业保障权。
二、未成年人与特殊群体的劳动就业权利
1、未成年人权利
《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
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同时规定:禁止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农户、城镇居民等使用童工;禁止各种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禁止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颁发个体营业执照;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未满16周岁的子女或被监护人做童工。
2、妇女权利
《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在劳动就业上男女平等是宪法原则的具体化,也是我国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用人单位不能以性别为理由拒绝录用妇女,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用人单位不能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3、残疾人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具体规定:
(1)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
(2)残疾人劳动就业,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
(3)国家和社会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工疗机构、按摩医疗和其他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国家推动各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
(4)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自愿组织起来从业或者个体开业;
(5)国家对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城乡残疾人个体劳动者,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6)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对于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接受。
4、退役军人权利
国家对退出现役军人的劳动就业也有规定:
(1)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义务兵退出现役后,由当地政府负责安排工作,保证退伍义务兵的第一次就业;
(2)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必须贯彻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针;
(3)对按国家政策规定需要安排工作的伤病残退伍义务兵,要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们的工资、福利和其他待遇应等同本单位因公致残的职工,无特殊理由不得辞退;
(4)随用工单位劳动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在签订合同,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待。
5、少数民族人员
国家对少数民族人员的就业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该法第23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人员的时候,要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并且可以从农村和牧区少数民族人口中招收。自治州、自治县从农村和牧区少数民族人口中招收人员,须报省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第62条又规定:上级国家机关隶属的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人员的时候,应当优先招收当地少数民族。
-
劳动争议处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379人看过
-
宪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基本原则?
348人看过
-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
95人看过
-
就业劳动合同模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43人看过
-
什么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什么是劳动法的具体原则
125人看过
-
听证程序有哪些基本的原则
204人看过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劳动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并且有劳动愿望的劳动者依法从事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的权利,指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更多>
-
确立劳动关系有哪些基本原则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21.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要用公平、公正的态度来对待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让员工感受到公平、公正,有时候比给他提供任何物质的激励更有效。 2.正向激励与反向压力相结合原则。要让正向激励跟反向压力相结合,也就是“推”跟“拉”要结合,不能只给正向的激励疏忽给压力。 3.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原则。
-
物业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121、产权、经营权分离原则。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利与责任应当非常明确,物业管理企业各部门的权利与职责要分明。 2、统一管理原则。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只能成立一个业主大会,一个物业管理区域由一个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物业管理。 3、专业高效原则。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服务,物业管理必须坚持服务第一的原则。 4、经济合理原则。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平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
-
劳务派遣有哪些基本原则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2劳务派遣公司经营服务四大基本原则: 雇员租赁 劳务派遣的本质是雇员租赁,“派遣”一词并不适用于解释劳务派遣经营活动的法律关系和业务特征。“租赁”一词却能概括劳务派遣所有业务特征,并合理解读劳务派遣复杂的三方法律关系。 租赁与雇佣一样更适用于解释劳动力与工作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 以生产线承包为特征的劳务外包合作,因为不存在租赁关系而并非劳务派遣,也不适宜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同工同酬 现行法律制度规定
-
基本的鉴定的原则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22、司法鉴定材料主要是指鉴定对象及其作为被比较的样本(样品)。鉴定对象必须是法律规定的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法律未作规定的专门性问题不能作为司法鉴定对象。如我国现阶段对司法心理测定(俗称测谎)、气味鉴别(警犬鉴定)等尚未作为法定鉴定对象,其鉴定结论不能作为证据。而且鉴定材料的来源 (含提取、保存、运送、监督等)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 3、鉴定程序合法性,包括司法鉴定的提请、决定与委托、受理、实
-
劳动法有哪些基本原则,最新的规定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07《劳动法》有下列基本原则:平等自愿的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原则;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以及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