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判定虚构债务,有哪些规定
使用伪造的借条、欠条、合同等债权凭证主张债权的,可以认定为虚构债务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五)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
二、夫妻离婚一方虚构债务如何办
夫妻一方虚构债务的,在离婚时,可以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若是离婚后发现对方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三、虚假债务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该类债务没有书面借据或欠条,往往都是口头约定,问其为何不打借条或欠条,很多人都会说信任对方。
2.债权人往往是债务人的亲友。制造虚假债务的当事人也害怕虚假债务缠身,为防止弄假成真,弄巧成拙,与当事人串通的第三人,非亲即友,绝对不会是普通合作伙伴;
3.借款金额较少,因为大额的借款难以说明其用途,小额借款可以以生活或急用予以搪塞。
4.如果是民间借贷债务,债权人对借款用途不清楚,债务人不能准确说明借款用途,因为虚假的陈述难以自圆其说,当事人不会画蛇添足;如果是合同之债,该笔合同所负债务一定是举债一方当事人亏本经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n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n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n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n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n (五)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n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n (七)借款人的配偶或者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n (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n (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n (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
虚构债权的虚构如何认定
457人看过
-
如何认定虚构债权债务,虚假债务该应该怎样处理
277人看过
-
如何判定虚构债权债务抽逃出资行为的性质
113人看过
-
民法典中如何认定虚构债权债务关系
417人看过
-
离婚时如何判定虚构的债务归属问题是否正确
350人看过
-
根据规定如何界定债务重组,债务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497人看过
-
民间借贷虚构债务犯罪,有哪些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3-12-13民间借贷虚构债务犯罪,可能涉及到虚假诉讼罪,若原告以虚构的债务对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妨害了司法秩序或者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的,按照刑法相关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接受相应的刑事惩罚。
-
破产人虚构债务怎么,具体规定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24破产人虚构债务的,管理人有权追回第三人因虚构债务行为而取得的债务人的财产。破产申请受理时属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为债务人财产。债务人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行为无效。
-
虚构债务的税务后果如何确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4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变更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
法律规定的虚构债权债务宁夏在线咨询 2023-05-17虚假债务的认定可以从证据、当事人关系、金额数量和借款目的来判断性质。 (1)该类债务没有书面借据或欠条,往往都是口头约定,问其为何不打借条或欠条,很多人都会说信任对方。 (2)债权人往往是债务人的亲友。制造虚假债务的当事人也害怕虚假债务缠身,为防止弄假成真,弄巧成拙,与当事人串通的第三人,非亲即友,绝对不会是普通合作伙伴; (3)借款金额较少,因为大额的借款难以说明其用途,小额借款可以以生活或急用
-
怎么能判定债务是虚构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71、债款人对争议债务的性质应负举证责任。 2、债款人对债务人抽取利息的详细数额应负举证责任。 3、债款人对债务人建议的法律联系存在贰言,应负举证责任。 4、债款人对债务的消灭应负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