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登记制的含义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6 04:30:32 53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我国的立案登记制度,该制度下法院在受理当事人的诉讼时,不对案件进行实质审理,仅对诉讼形式要件进行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自2015年5月1日起,法院立案由审查制变为登记制,这一制度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起诉难的问题。

立案登记制度意味着,法院在受理当事人的诉讼时,不对案件进行实质审理,仅对诉讼形式要件进行审查。除了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从2015年5月1日起,法院立案由审查制变为登记制,立案登记制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起诉难的问题。

问 : 立 案 登 记 制 是 什 么 意 思 ?

立案登记制是指人民法院对起诉人提交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核,确认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后,将案件信息载入人民法院的立案登记簿,从而启动诉讼程序的一种诉讼制度。

在立案登记制下,起诉人只需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无需经过行政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审批或许可。人民法院在审核起诉材料后,如认为符合起诉条件,则应将案件信息载入立案登记簿,并通知当事人,此时当事人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立案登记制在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它简化了诉讼程序,使当事人可以更快地提起诉讼;其次,它保障了起诉人的诉权,使有诉权的当事人可以自由地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它促进了人民法院的公正审判,使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能够更加公正、及时地处理案件。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行政机关或其他机构的不当干预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的起诉权;立案登记制度也存在滥用的情况,个别法院可能存在过度审查起诉材料的情况,影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因此,在实施立案登记制度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立案登记制度在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简化诉讼程序、保障起诉人诉权、促进公正审判是其优点,但需要注意避免不当干预和滥用立案登记制度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8日 14: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行政起诉相关文章
  • 双罚制案件是什么含义
    法律综合知识
    双罚制案件的含义应是:如果单位犯罪的,可对单位本身判处罚金,并可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相应的刑罚。上述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双罚制案件是什么含义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四节 单位犯罪    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2-07-08
    324人看过
  • 注销登记的含义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注销登记是指登记主管机关依法对歇业,被撤销,宣告破产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营业的企业,取销企业法人资格或经营权的执法行为。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后,收缴《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副本,收缴公章,撤销其注册号。《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八条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2024-05-03
    495人看过
  • 股权登记日的含义
    股权登记日是指董事会规定的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名单的截止日期。具体是:1、股权登记日通常在股利宣告日两周后,在股权登记日持有公司股份的人可以分享股利;2、股权登记日后的下一个交易日是除权日或除息日。在这一天购买该公司股份的股东不再享有该公司的股息分配。股权登记日之前持有的股票,就能得到赠送的分红。股权登记日收盘后,假如第二天卖掉了,也能得到赠送的分红。总之,只要在股权登记日收盘的时刻拥有该公司的股票,就能被券商系统登记,在次日就可以得到分红。如何进行股权登记日查询上市公司一般先出年报,再股东大会,然后股权登记日。在股票查看软件中,都有年报、股东大会、股权登记日的相关信息。按F10查看资料。一般在股权登记日之前一段时间公布。上市公司的股份每日在交易市场上流通,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的时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股东可以参加分红或参与配股,定出的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也就是说,在股权登记日
    2023-07-04
    175人看过
  • 离婚登记撤销及复议的含义是什么
    撤销是指判定该离婚登记行为并不符合相关的法律规范与标准,故需将其恢复回原始婚姻状况;而复议则是针对现有的离婚登记撤销决定产生不满,对此持有疑议,进而提出反对意见并申请确认实际处理离婚事务的结果。《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4-08-15
    459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和审查制有什么区别
    立案登记制与立案审查制的区别1、诉讼起点不同。立案审查制下,诉讼起点是法院决定立案时。立案登记制下,诉状提交给法院时,诉讼就开始了。2、立案条件不同。立案审查制下,各级法院对当事人起诉能否立案的审查尺度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立案登记制下,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一、立案登记制度是什么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立案登记制度是民法改革的成果之一,立案登记制度的设立改变了民事诉讼立案难的问题,提高了民事案件的立案效率,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制度。立案登记制度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减少办案拖沓的坏现象。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二、受理案件和立案的区别有哪些(1)“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一种诉讼活动;(2)“立案
    2023-04-04
    387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除了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制旨在回归形式审查立法本意备受瞩目的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如何操作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此作出回答。其中规定,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及时告知当事人是否需要补充材料,在材料补齐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最高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杜万华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立案登记制的规定是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要求,依法保护起诉权。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汤维建教授告诉财新记者,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该条规
    2023-07-04
    327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度规定
    立案登记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第二,对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第三,对在法律规定期限无法判定的,应当先行立案。一、法院立案时间是多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的内容,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第七条当事人提交的诉状和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的,人民法院决定是否立案的期间,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没有补正的,退回诉状并记录在册;坚持起诉、自诉的,裁定或者决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裁定或
    2023-03-09
    205人看过
  • 行政案件立案登记制是怎么回事
    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行政起诉,人民法院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当场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七日内仍不能作出判断的,应当先予立案。起诉状内容或者材料欠缺的,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补充的材料及期限。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当事人拒绝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不予立案,并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023-04-11
    429人看过
  • 房产预告登记管理办法的含义是什么
    房产预告登记是指不动产物权变动所需要的条件尚未成就时,为限制债务人处分该不动产由请求权人向登记机关申请进行的预先登记。预告登记将债权通过登记的方式记载下来并予以公示转化为准物权,具有排他性的法律效力。一、房屋预告登记的作用是什么房屋预告登记有下列作用:1.权利保全效力。通过预告登记,使该债权以登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予以公示,使那些与预告登记的请求权内容相同的任何不动产处分,皆为无效,实际上是保障请求权得以实现并发生所期待的物权效果。2.顺位保全效力。指实际发生预告登记的请求权所指向的物权变动时,依预告登记的顺位记入登记。3.破产保护效力。预告登记的请求权不但可以对抗不动产物权人,从而保障请求权人取得不动产物权,而且可以在不动产物权人陷入破产时,排斥其他债权人,从而实现请求权人指定的效果。二、房产预告登记有什么用处?房产预告登记的作用为可以避免卖方将房产再次出售给第三人。通过预告登记制度,购房
    2023-03-19
    298人看过
  • 房屋买卖合同登记备案含义
    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和预登记通知单后,在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之日起30日内,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向项目管辖范围的房产交易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手续。一、房屋买卖合同登记备案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2、《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商品房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和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备案。”3、《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十条:“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开发企业应当自签约之日起30日内,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二、房屋买卖合同登记备案办理程序房地产开发企业
    2023-03-19
    159人看过
  •  刑事案件立案有什么含义?
    刑事立案是刑事诉讼的第一步,也是刑事案件的必要程序。其目的是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立案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在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材料后,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立案决定是否开始刑事诉讼程序,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诉讼任务。刑事立案是刑事诉讼的第一步,也是刑事案件的必要程序。只有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权进行立案,其他任何主体都无权进行立案。其意义就是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立案作为刑事诉讼
    2023-09-11
    287人看过
  • 立案登记:不是所有案件都能登记立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15日公布了这一意见,意见将于5月1日起施行。登记立案针对的是初始案件,也就是一审案件和最初提出申请的案件,包括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刑事自诉、强制执行和国家赔偿申请。对上诉、申请再审、申诉等,法律另有规定,不适用登记立案的规定。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和司法解释已经对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刑事自诉、强制执行申请和国家赔偿申请的受理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在阐明立案登记范围的同时,意见也明确了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诉讼已经终结的;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其他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诉事项。
    2023-06-11
    87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6大看点
    一、法院对诉讼要件不再进行实质审查立案审查制下,法院要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再决定是否受理,审查内容包括主体资格、法律关系、诉讼请求和证据等。改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后,法院不再对起诉进行实质审查,而是仅对起诉的形式要件进行一般性核对,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这在客观上扩大了法院的受案范围,能够更充分地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二、禁止法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根据意见,对于当事人诉讼请求,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法院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而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法院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三、不是所有案件都能登记立案登记立案针对的是初始案件,也就是一审
    2023-04-25
    218人看过
  • 立案登记制度的发展前景
    立案登记制度指的是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具体而言即对起诉、自诉,做到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接受诉状后,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应当予以释明。因此当前我国对于起诉都是采取立案登记制,最大程度上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度是什么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做出决定是否立案登记。《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制。
    2023-07-01
    252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的一种诉讼制度。 行政起诉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 更多>

    #行政起诉
    相关咨询
    • 什么是立案登记制的情形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3
      立案登记制是指案件受理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立案信息的网上公开力度。推动完善诉讼收费制度。 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
    • 什么是立案登记制?立案程序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9
      立案程序 (一)实行当场登记立案。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实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补正。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立案。 (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的
    • 立案登记制是什么意思,登记立案的案件范围有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10
      立案登记制是指案件受理制度。 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除了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登记立案针对的是初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立案: 1.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2.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3.危害国家安全的; 4
    • 什么叫立案登记制度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9
      登记制度是指案件受理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将立案审查制度改为立案登记制度,使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增加网上立案信息的公开。推进诉讼收费制度的完善。法院收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书时,应当登记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不能当场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书面证明收到日期。需
    • 立案审查制和立案登记制有什么区别啊?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0-12
      1、诉讼起点不同。立案审查制下,诉讼起点是法院决定立案时。立案登记制下,诉状提交给法院时,诉讼就开始了。 2、立案条件不同。立案审查制下,各级法院对当事人起诉能否立案的审查尺度存在标准不一的问题。立案登记制下,当事人只要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并在规定期限内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