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文拟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立法经验,研究农业保险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期对构建我国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本文拟借鉴国外农业保险立法经验,研究农业保险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期对构建我国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一般原理
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这主要体现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构成对农业的巨大威胁。
所谓农业保险有广狭义之分,其区分依据多为承保标的。狭义的农业保险仅指农作物种植业保险与养殖业保险,而广义的农业保险除了农作物种植业与养殖业保险外,还包括从事广义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及其家属的人身保险和农场上的其他物质财产的保险。
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目前一般采用狭义农业保险概念,而将广义农业保险涵盖在农村保险的概念之中,我们以下的分析仅限于狭义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作为财产保险的一种,其当事人间基本法律关系与运行原理与一般财产保险应当大致相同,基于此,可将其定义为:保险人为农业生产者(投保人)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自然生产与农产品(22.70,-0.30,-1.30%,吧)初加工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风险管理方式。
与一般财产保险比较农业保险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保险标的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的标的多是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活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第二,农业保险利益的预期性。保险利益又称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即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可能遭受的损失或失去的利益。第三,农业保险可保风险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现为种类广,范围广,程度深,发生的区域性与季节性,风险单位(即一风险事故所造成的地域性损失范围)大,风险承担者的分散性、风险的相对集中性及风险损失的相对严重性。
农业保险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分类:依法定保险标的的不同可分为种植业保险与养殖业保险。种植业保险以投保农业生产经营者处于生长期、初加工期、储藏期的作物、林木、水果及果树为保险标的,以作物生长期、收获期、储藏加工期间的自然风险与意外事故为保险风险;具体又可分为:粮食作物保险、经济作物保险、其他作物保险、林木保险与水果及果树保险等几类。养殖业保险是由保险人对投保人在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灾害事故或疾病造成的保险标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类保险,一般可分为家禽养殖保险、家畜养殖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及特种养殖保险等类。依农业保险风险范围大小可将农业保险分为单一风险保险即只承保一种责任的保险,多风险保险即承保一种以上可列明责任的保险与一切险保险即除了列明不承保的风险外,其他风险都予以承保的保险。
-
自认制度的理论基础
448人看过
-
建立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理论基础
122人看过
-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起源及理论基础
487人看过
-
破产重整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
410人看过
-
经理股票期权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86人看过
-
仲裁调解制度探析--兼论调解制度的构建
194人看过
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赔偿保险。 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包括农作物栽培(农业)、营造森林、 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捕捞(渔业)... 更多>
-
基础工程保证金制度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8保证金制度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后,预先设立银行专用账户,由建设单位货施工总承包企业从首期应付工程款中,预先拨付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作为按时足额发放工人工资的保障;在建筑施工企业发生拖欠工人工资并符合保证金提取条件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知企业开户银行将相应资金拨付到工人个人账户。
-
-
如何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广东在线咨询 2021-07-04被征地农村居民依法登记为城镇居民后,按照有关规定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办法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8〕26号)的规定执行,2008年1月1日后征地的,不再实行储蓄式养老保险办法。
-
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什么制度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30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缴费记录,完整记录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情况,并作为确定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资格、期限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和职工有权查询缴费记录。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向职工公布本单位全年失业保险费缴纳情况,接受职工监督。职工发现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或者投诉。
-
讨论婚约基本态度是怎样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10我国法律对于婚约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对于以订立婚姻关系的约定,如果订立了婚约却不履行婚约,一方以此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违背妇女原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如果是订立财产关系的婚约,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