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社会上俗称起征点)按每月1600元执行。一些外籍人士对他们是否也享受这个政策感到不清楚,打电话到福建地税12366请求解释。咨询员根据相关政策将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
《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国务院相应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其中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1600元有关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项:
1.外籍人员、华侨及港澳台同胞(以下简称无住所人员)的费用扣除标准确定为4800元;
2.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可以减除1600元的必要费用;
3.明确了三险一金不征税,提高其免税的立法层次;
4.规定了免税的津贴补贴范围。
同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183号)和《关于清理上报个人所得税有关减免税和不征税项目及标准的通知》(财税[2005]193号),强调了新标准全国执行的统一性,重申不得擅自提高标准并对各地擅自出台的减免税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相关问题的具体内容及执行中应当注意的事项有:
一、新的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用。
这条规定是针对享受或参照享受每月3200元附加减除费用的无住所人员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从境外取得所得的人员(下称境外所得人员)的费用扣除标准是适用原800元还是新1600元而言的。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关于基本扣除的问题
全国人大通过修订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从现行800元提高到1600元的决定,是解决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对所有在中国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来说都适用。而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人员和境外所得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采取附加减除费用是对他们的纳税义务赋予的一种税收优惠,自然其基本扣除额应当与有住所人员(即本国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二)附加减除费用适用对象问题,实施条例列举了五种对象: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境外任职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4.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5.华侨港澳台同胞比照执行。
对于在中国境内企业、事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的外籍非专家人员(下称外籍非专家)是否可享受附加减除,国家没有明确。因此,有人认为,这些外籍非专家的扣费标准只能按国内公民标准执行。其实,这是个误解,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涉外税收政策是统一的,没有歧视性;同时,对专家的概念税法没有做进一步解释,我们不能做狭义理解,而应该是广义的,只要在某一方面有高于他人的能力,都应该理解为专家。因此,从2006年1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所有无住所人员和境外所得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都从现行的4000元(800+3200)提高到4800元(1600+3200)。
二、新的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下称三险一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这条规定从我国实施三险一金制度以来就已实行,在国务院制定的法规中明确主要是提高其法律层次,更具权威性和有效性。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正确理解。
1.单位缴付的三险一金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问题。按现行规定,单位为职工缴纳的三险一金中,计提费金时有的以全体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有的以职工个人工资为基数,缴纳时有的进入统筹账户,有的直接进入个人账户,但不管哪种情况,单位缴纳的部分个人不能马上取得,即使是直接进入个人账户的住房公积金,也必须在诸如购房等时候经审批领取、退休领取或死亡时被继承。
因此,单位为职工缴纳的三险一金对职工而言仍可作为个人收入的组成部分,但并没有形成现时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单位缴纳的部分应当从个人的计税收入中扣除。
2.个人的社保问题,税法对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的政策不同。对于外籍人员,任职企业为其缴纳的境外保险费,凡已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一律作为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未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原则上也要并入个人收入缴税,但对能提供境外政府明文规定的保险费,可以从个人收入中扣除;而个人自己缴纳的部分一律不得从个人收入中扣除。
本条规定的三险一金是指我国规定实施的社会保险,因此,这一条只针对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实施社会保险而言的,不适用外籍人员及企业为外籍人员缴纳的境外社会保险。
-
个税未来五年不调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
406人看过
-
外籍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规定,外籍个人所得税免税情况
171人看过
-
外籍人员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是怎样的
216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软件费用扣除标准调整代扣代缴义务人升级
411人看过
-
广西调整差旅费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限额
166人看过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通知
283人看过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 更多>
-
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境外社保扣除详情是怎样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6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规定,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雇员的境外保险费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企业未在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支付或负担的其中国境内工作雇员的境外保险费,原则上也应计人该雇员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对其中确属于按照有
-
远洋船员的费用扣除标准是4800元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外籍人员工资薪金所得的月工资扣除标准?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5外籍人员计算缴纳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每月在减除1600元(从2008年3月1日起提高为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附加减除费用2800元,月费用扣除标准合计是4800元。
-
外籍人员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0一、视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4.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5.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
-
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缴纳管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1-07-021、进一步完善税法,明确纳税主体。建议在保留“住所”概念作为税收居民判断依据的同时,引入一些客观、量化的判定条件。例如可根据个人家庭情况、国内资产、经济利益关系等客观生活关系,制定出如停留天数、工作情况、是否有家人随同、资产状态等具体判定标准。 2、多渠道开展税法宣传,引导外籍人员纳税。税务机关需对有外籍人员任职的企业上门进行税法宣传,讲解税法规定、辅导纳税申报,在外籍人员出现频率高的出入境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