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的规定和解释概述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7:11:42 198 人看过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犯罪中止形态特征都是什么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这里的犯罪过程,包括预备犯罪的过程、实行犯罪的过程与犯罪结果发生的过程。不在这些过程之内实施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行为。

(四)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9日 04: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中止相关文章
  •  死缓罪犯减刑规定概述
    根据死刑缓期执行的减刑政策规定,若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且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行为,二年期满后将减为无期徒刑;若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将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若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需重新计算死刑缓期执行期限。根据死刑缓期执行的减刑政策规定,若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且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行为,二年期满后将减为无期徒刑;若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将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若故意犯罪情节恶劣,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后执行死刑;若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需重新计算死刑缓期执行期限并报备给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决定限制减刑。 死 缓 减 刑 政 策 核 心 规 定 是 什 么 ?死缓限制减刑是指在死缓期间,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
    2023-09-18
    360人看过
  • 合同终止的法律规定概述
    合同终止法律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同意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条件成就时,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2、履行期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拖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达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合同终止有什么条件要具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
    2023-07-03
    85人看过
  • 保险合同中止的概述
    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是指在保险合同存续期间,由于某种原因的发生而使保险合同暂时失效,待中止事由消失后,合同可继续履行。在合同中止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一、保险合同终止和中止有什么区别(一)发生的原因不同。保险合同中止是因投保人违约造成的;而保险合同终止是合同的自然灭失。(二)产生的后果不同。保险合同中止后可能复效,也可能被解除;而保险合同终止是合同权利义务的消灭,不存在恢复效力的问题。二、保险合同终止的概述保险合同终止是指保险合同成立后,因法定的或约定的事由发生,使合同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再继续,法律效力完全消灭。终止是保险合同发展的最终结果。(一)自然终止:指因保险合同期限届满而终止。这是保险合同终止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原因。(二)因保险人完全履行赔偿或给付义务而终止:指保险人已经履行赔偿或给付全部保险金义务后,如无特别约定,保险合同即告终止,即
    2023-06-26
    52人看过
  • 刑法解释: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的定义和对于中止犯处罚原则】
    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解释】本条是关于犯罪中止的定义和对于中止犯处罚原则的规定。本条分为两款。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犯罪中止的规定。根据本款的规定,犯罪中止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犯罪形态,它可能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也可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所谓“犯罪过程中”是犯罪既遂之前的整个犯罪过程中。犯罪既遂后的任何主动弥补损失的行为都不是犯罪中止,只是悔罪的表现。2.犯罪中止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谓“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和为犯罪创造条件,停止着手实施犯罪,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放弃继续犯罪,中止犯罪行为。
    2023-06-11
    204人看过
  • 犯罪的概述、要素和种类
    犯罪构成是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本罪的要件是,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客观要件是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主体要件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主观要件包括故意或者过失。概念及其构成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是指边防、海关等国家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放行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或边防的正常活动。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海关是进境出境的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人员有权查阅进境出境人员的证件。人员出境入境时,应向边防检查站出示证件,边防检查站人员对未持有护照等出入境证件、持无效出入境证件、持伪造、涂改、冒用的出入境证件或拒绝交付出入境证件的人员有权不予放行,这是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也是其必须履行的职责。如果海关、边防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认真履
    2023-07-06
    452人看过
  • 妨害作证罪的法律条例和司法解释概述
    妨害作证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通过暴力、威胁、贿买等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触犯了妨害作证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司法工作人员触犯了前罪的,那么法院会对其进行从重处罚。妨害作证罪是指什么妨害作证罪是指通过暴力、威胁、贿赂等方式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妨害作证罪在主观心态上是故意的,即行为人知道妨害作证人的行为会妨碍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他人的作证权利或者人身权利,仍然决定实施妨害作证行为,出于个人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动机,希望发生这种社会危害,妨害作证罪范围广,可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民事诉讼、经济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中。犯妨害作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威
    2023-07-01
    138人看过
  • 假释的对象和程序概述
    假释是指给予正在服刑中的罪犯附条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1.假释的对象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符合下述条件的罪犯才能适用假释:一是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罪犯。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不适用假释。二是经过一定期限服刑改造的罪犯。法定适用假释对象实际执行刑期的期限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必须招待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必须已实际执行十年以上。但是,如果罪犯检举监内外的犯罪集团或犯罪活动而立了大功,或在生产劳动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或对国家有其它重大贡献等特殊情况,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三是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这是适用假释有重要条件。假释的确有悔改表现的含义与减刑中相同。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指罪犯确已悔罪,改造期间一贯表现好,不致重新犯罪,或者老弱病残,丧失作案能力。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犯罪,才适用假释。2.假释的程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2023-06-11
    487人看过
  • 累犯与惯犯在法律中的规定和解释
    刑法里面说的累犯与惯犯的区别是惯犯是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挥霍、腐化的来源,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实施某种危害社会行为的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累犯和惯犯的区别累犯和惯犯有什么区别所谓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一定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法定内再犯一定之罪的犯罪分子。所谓惯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实施同种性质的犯罪行为,所犯之罪均未经处理。具体区别1.行为人有前科是成立累犯的必要条件,而惯犯则不存在这种限制,有前科的可以成立惯犯,无前科的而屡次实施犯罪的,同样可以成立惯犯;2.惯犯反复实施的必须是同种犯罪,而累犯则没有同种犯罪和异种犯罪的限制;3.累犯要求前后罪须为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而惯犯则无此要求;4.在主观方面,累犯实施犯罪行为所持的心理态度,既可以是直接故意
    2023-07-20
    292人看过
  • 罪犯生活费相关规定概述
    这段内容讲述了关于罪犯生活费的规定。国家会保障监狱改造罪犯所需的经费,监狱的人民警察经费、罪犯改造经费、罪犯生活费、狱政设施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都会列入国家预算,国家还会提供罪犯劳动必需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经费。犯人的生活必需物资由国家财政按照一定标准提供,但必要物资以外的其他物质,如香烟等消耗品、方便面等副食品,需要犯人自己支付,可以通过亲属邮件汇款。有关罪犯生活费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国家会保障监狱改造罪犯所需的经费;其次,监狱的人民警察经费、罪犯改造经费、罪犯生活费、狱政设施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都会列入国家预算;最后,国家会提供罪犯劳动必需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经费。犯人的生活必需物资由国家财政按照一定标准提供,但必要物资以外的其他物质,如香烟等消耗品、方便面等副食品,需要犯人自己支付,可以通过亲属邮件汇款。 罪犯劳动设施与经费从何而来?标题:罪犯劳动设施与经费从何而来?根据我国《监狱法》的
    2023-08-27
    353人看过
  • 有期徒刑假释的法律规定和考验期概述
    有期徒刑假释考验期的法律规定如下:《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有执行完毕的刑期,一般是自假释之日起算。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同时满足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危险等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023-07-05
    364人看过
  • 诈骗罪的规定和构成要素概述
    什么是诈骗罪?怎样量刑?诈骗罪的主客观要件是什么?诈骗罪规定在我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构成要件如下:1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再次,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
    2023-07-02
    160人看过
  • 协商和解概述
    仲裁机构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双方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它都是一种理想的途径。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协商和解是解决消费者纠纷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消费者在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或就与自己利益有关的问题与经营者发生意见分歧时,可以主动与经营者进行沟通、联系,提出自己的要求和看法,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合理,及时答应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则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协议,纠纷便得以解决。如果经营者认为消费者的要求不合理,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方案,由消费者予以考虑,消费者认为适当的,可予以接受,和解协议也会因此成立。协商过程是双方反复妥协、互谅互让的过程,是双方观点不断冲突、调整,最终趋于一致的过程。协商和解具有
    2023-06-07
    302人看过
  • 合同中订和定的区别概述
    1、订在经济交往中的含义是预付,即订金是预付的货款;而定在经济交往中的含义是保证金,即定金就是保证金。2、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买方交付给卖方的是订金,如果合同没有履约,则卖方需要退还订金给买方。而如果买方交付给卖方的是定金,如果合同因为买方不履约,则该定金将作为给卖方的赔偿,不得讨取,而如果是卖方未履约,则卖方需要向买方赔偿双倍的定金金额,即除了退还定金,还要以同样的金额赔偿买方。行纪合同和中介合同有什么区别1、行纪合同中,行纪人虽然是受委托人的托付而进行相应的民事活动,但行纪人是以自己的名义与相对人签订合同的,即,行纪人是该合同的当事人一方,而并非是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因此,行纪人要对该合同承担相应的权利义务;中介合同中,中介人虽然也是受委托人的托付而进行相应的民事活动,但该委托所对应的合同,是委托人与相对方签订的,即,在中介合同中,委托人是合同的当事人,而并非是中介人,中介人不参
    2023-07-07
    410人看过
  • 犯罪中止和中止犯的关系
    从逻辑结构上可以推出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的犯罪中止和第2款规定的中止犯是同一概念。基于这一刑事立法事实,长期以来,刑法学界乃至司法实务界都普遍认为,犯罪中止和中止犯是一样的东西,无非是换个名称而已。对此,《刑法学》作者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根据这一规定(指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刑法中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我国刑法中故意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很明显的,在这里,犯罪中止等同于中止犯。依笔者之见,犯罪中止和中止犯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其不同点有:(1)性质不同。中止犯无疑是一种犯罪行为;而犯罪中止不仅不是犯罪行为(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犯罪中止的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都不言而喻排除行为的犯罪性),相反地,乃是法律和社会所赞许、支持的行为。
    2023-04-25
    32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更多>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概述犯罪中止构成要件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26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1)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 (2)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 (3)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观追求的和行为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3、
    • 哪些是犯罪中止,名词解释定义是?犯罪中止的诠释是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4-09-01
      犯罪中止名词解释是这样的:它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犯罪中止有“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两种类型。 一、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身意志而放弃犯罪的行为,所谓出于自身意志,是指犯罪分子出于自身认识的主观因素,而非出于非主观因素的外在因素而自动放
    • 刑法中关于犯罪年龄的规定概述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10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3.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
    • 犯罪中止的解释是什么犯罪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8
      犯罪中止这个名词解释是这样的:它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犯罪中止有“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两种类型。 一、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身意志而放弃犯罪的行为,所谓出于自身意志,是指犯罪分子出于自身认识的主观因素,而非出于非主观因素的外在因素而自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解释19条概述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6
      本条即是担保法解释19条是对未约定保证方式如何承担保证责任的规定。当事人订立保证合同时,可以对保证的方式进行选择,保证人既可以选择保证责任较轻的一般保证,也可以选择保证责任较重的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虽然约定但是约定不明确时,保证人应当按照连带责任的规定承担保证责任。这就是说,当事人在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下,保证人承担的是较重的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