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判拘役多久会执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四十二条的明确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拘役刑罚的期限介于一个月以上至六个月以下之间。而对于保证人候审的时限,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规第七十九条的明文规定,其最长期限不能超过整整十二个自然月。因此,若某人因犯罪行为被判处拘役刑罚,并在保证人候审期间内,那么在保证人候审期限届满之后(即十二个月之后),他有可能会面临拘役刑罚的实际执行。然而,倘若在保证人候审期间内,案件被认定为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保证人候审期限已经届满,那么就必须立即解除保证人候审措施,同时也应及时将这一决定通知到被保证人及其相关单位。总的来说,保证人候审与拘役刑罚的实际执行时间,主要取决于保证人候审的期限是否已满,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如何。若保证人候审期限尚未结束,则拘役刑罚可能无法立即执行;但若保证人候审期限已满,且无其他法律规定暂停执行的情形存在,那么拘役刑罚便应在期限届满后予以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二、取保候审判缓刑的可能性
若具备下列相关条件之一者,即可依法取保候审并酌情予以缓刑判决:
1.对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
2.犯罪行径相对较为轻微;
3.有诚恳认罪之悔悟表现;
4.已无再次犯罪的威胁和风险;
5.宣告缓刑时不会给其所在社区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此外,法庭还可根据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进行特定的行为,出入特定的地区、场所,以及接触指定的特定人群。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法律条款规定,关于刑事责任中的拘役惩罚部分,其法定的刑期范围介于仅仅一个月到长达六个月之间。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明确规定,保证人作为被告人的陪同人员,等待审判期间的时间最长不应超过整整十二个月,否则将视为超期审理。假如在此保证人候审期间内宣判被告人为拘役,那么当候审期结束时,也就是待赛季届满之际,可能需要面临实际的拘役执行处分。然而,如果候审期间内的相关事件得以停止调查或期限满期,应该立即解除当事人的候审状态,并向其发出相应的告知通知书。至于拘役是否会被强制执行,最终还要取决于候审期限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进展来进行判断和决定。
-
醉驾法院判决后多久执行拘役取保候审
58人看过
-
取保候审判拘役不去执行会要怎么样样?
150人看过
-
已被执行过拘役,为何取保候审还在
329人看过
-
取保候审法院判拘役四个月还会取保吗
240人看过
-
取保候审执行时间是多久
456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会判拘役吗
328人看过
-
无事故发生取保候审后6日,会判多久拘役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0何谓“取保候审后拘役6日”拘役是法院判决的,没有判决哪儿来的“拘役6日”,何况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没有拘役“6日”的。请搞清楚具体情况再提问
-
取保候审书上可能被判拘役怎么执行呢?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6可能会被判处拘役,是指在进行判决之后法院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判处拘役。但具体要根据法院的判处结果来进行确定,取保候审是指对于犯罪嫌疑人尚未进行判决时,不用再看守所进行等待,而是可以取保来进行等待。
-
执行取保候审多久开庭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5取保候审后,一般是3个月左右开庭。一般来说,保释后法庭开庭的最长时间不会超过十二月; 不过,候审前的一般保释与法庭开庭并无关系,只要证据完备,一般可在三个月内处理,视乎实际情况而定。保候审是对犯罪人员的一种强制措施,也是一种刑法;保释并不意味着案件已经结束。
-
取保候审会判刑吗?拘役是怎么判的?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9《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中国刑罚体系中,拘役是一种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一种主刑,是刑罚的一种。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
-
执行拘留会不会逮捕取保候审?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121、拘留没有逮捕,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