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动三轮车改装合法吗
改装前需要交警部门批准,后才可以改装。如不经过审批上路不是违章是违法,改装要在管理所登记。
凡是驾驶拼装车或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路行驶的违法行为,依法收缴车辆、强制报废,并对驾驶人依法处以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不能上路,如果上路被查获后,除收缴车辆处,还要罚款500-5000元。造成事故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二、国内改装车的基本情况
一是指专门生产改装汽车的厂家,用国家鉴定合格的发动机、底盘或总成,重新设计、改装与原车型不同的汽车;
二是已领有牌照的汽车,为了某种使用目的,在原车总成的基础上,做一些技术改造。改装出来的汽车,统称改装车。
注意:已领牌照的汽车进行改装时,应向车管所登记申报,其改装技术报告经车管所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改装。改装完毕,还要到车管所办理改装变更手续;改变车辆的外观要去车辆管理部门申请,及时变更行驶证。这样改装车辆能合法行驶。
三、关于机动车非法改装的有关规定
(一)《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需要改变使用性质、车身颜色、车身或车架等,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变更登记。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允许,擅自改装机动车底盘、发动机、悬挂、变速系统、方向系统、车胎轮毂、车灯、车身颜色喷涂和外观结构,以及机动车的有关技术数据与国务院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公告数据不符的都属于改装行为。
(公告数据包括:车辆转向形式、车身规格尺寸、燃料种类、钢板弹簧片数、轴距、轮胎数、轮胎规格、总质量、核定载质量、环保达标情况、排量/功率、轴数以及车辆外观照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 机动车、非机动车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n (一)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n (二)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n (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n (四)使用其他机动车的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
改装轮毂合法吗
279人看过
-
电动三轮车与汽油电动三轮车有什么区别?
368人看过
-
二轮电动车逆行被电动三轮车撞到
116人看过
-
2021三四轮电动车行驶规定改革
427人看过
-
电动三轮车把机动车刮了,能走三轮车的保险吗
407人看过
-
c1开电动三轮车扣分吗
258人看过
-
电动三轮车违法改装车辆怎么处罚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3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的,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擅自改变非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改动、拆除电动自行车限速装置,或者对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加装动力装置的,处以五十元罚款。有上述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并可以扣留车辆至违法状态消除。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以及使用其他非机动车、非标
-
电动电瓶三轮车装置发电机,是归于不合法改装,和无证驾驭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7无证驾驶三轮车,也是属于无证驾驶行为的,同样会受到处罚的,无证驾驶机动车,按法律规定处罚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无证驾驶和被视为无证驾驶的可能有以下十种情形: 1、没有驾驶证的; 2、未经考试,非法取得驾驶证的; 3、驾驶证被注销、吊销的; 4、不符合驾驶
-
乘坐电动三轮车时,一辆未经转向灯、改装过的电动三轮车闯红灯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52009年4月的某天晚上,徐先生驾驶车辆准备超车时,一辆没有转向灯、改装过的电动三轮车突然变道,徐先生新手上路,经验不足,为避让该车辆,自己的车撞到了路边的树上。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车辆毁损严重,接近全损。车祸发生后,徐先生受到惊吓,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赶紧找朋友帮忙,许先生的朋友得知出事后立即报警,许先生等到保险公司和交警都到了,才离开现场去医院检查,当时留下手机号,但后来手机没电了,保险公司
-
-
本人驾驶面包车与一辆非法改装电动三轮车相撞三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0电动三轮车闯红灯负主要责任,面包车负次要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