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中加班费可追溯几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7 09:04:50 152 人看过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加班费可以一直追溯,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中加班费怎么要

劳动者想要讨要加班费,必须提供证明有加班情形的证据,然后走法律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劳动者在超出上述工时后,可向单位提出“加班申请”,这可以作为加班证据。

单位安排加班却不给加班费时,劳动者可以先向公司提出给付加班工资的要求,如果公司不予给付,劳动者可以准备好相关的证据资料,向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给付加班工资。

实践中,如果您所在的单位经常安排加班,但是不给或者是不按照法律的规定向您支付加班费时,您可以走法律途径来向单位索要加班费。不过,此时您必须准备好相关的证据资料,否则您的请求将很难得到支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5: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加班相关文章
  • 申请劳动仲裁年假可以追溯到几年前
    1、申请劳动仲裁年假可追溯至数年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年假,员工可以收回未使用年假的工资,最长不超过三年。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年休假由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和职工意愿安排员工。一般不超过当年安排,劳动争议仲裁期限为一年。因此,经劳动者书面同意,安排年休假超过一年的,可以休三年;未经劳动者书面同意,可以休两年。要求补假或经济补偿的工人可以得到法律支持。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请求有关部门救济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期限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仲裁时效期间自中止时效事由消除之日起
    2023-05-31
    181人看过
  • 加班费引起了怎样的劳动争议
    加班工资理应不能少,但现实中,通过仲裁能得到支持的几无可能。主要原因是举证难,举证烦琐,及政府部门为地方发展,对企业的放任有关。要想得到支持,除了有足够的证据外,还要注意几个误区。从加班争议处理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正常工作时间的认定,这与用人单位实行的工时制度有关;二是加班事实的举证;三是加班工资的计算;四是对何为加班的理解。一是正常工作时间的认定这与用人单位实行的工时制度有关;这在法律法规中有明确的解释,这里不做研究。二是加班事实的举证A举证推翻劳动者证明的加班事实尽管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加班事实应由劳动者提供证据证明,但在劳动者提供了一定证据初步证实加班事实以后,举证义务就转移到用人单位一方,用人单位应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不存在加班的事实,否则,将承担不利的后果.简单的予以否认,未能提供相反的记录.应承担不利的后果.B应提供将加班审批制度向劳动者公示的证据对于明确实施加班
    2023-02-26
    392人看过
  • 劳动争议加班费是不是有时效
    有时效的,加班费的主张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并且可以主张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所有的加班费。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4-04-27
    221人看过
  • 劳动者加班费追诉期
    一、劳动者加班费追诉期劳动者加班费追诉期为一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二、不支付加班费违法吗不支付加班费违法。如果安排了补休,则没有加班费是合法的;如果没有安排补休的,则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标准来向劳动者支付
    2023-05-22
    123人看过
  • 追讨加班费能要几年的
    法律综合知识
    关于追索加班费用这一问题,只要您所在的公司拖欠了该笔款项多年,那么您就有权利要求偿还相当长的时间。然而请务必注意,当劳动者仍在职时,通过劳动仲裁来追索加班费的行为是不受仲裁时效期限制的。但如果劳动者已经离职,那么他们便应该在一年之内提出此类请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以如下标准支付员工加班费用:在工作日加班的情况下,其加班费用不应低于正常工作时间内薪资的1.5倍;而在休息日加班的情况下,其加班费用也不能低于正常工作时间内薪资的2倍;至于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情况,其加班费用更不得低于正常工作时间内薪资的3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
    2024-05-23
    467人看过
  • 劳动节加班费几天,劳动节加班违法吗
    劳动节加班费是算五天的,并且需要支付相关天数的工资。劳动节加班是不违法的,只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达成协议即可,并且加班时间是有相关规定的。一、劳动节加班费几天劳动节加班费算5天。用人单位在5月1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其他放假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选择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二、劳动节加班违法吗劳动节加班不违法,但是如果单位强迫劳动者加班或者加班之后不支付加班费的,就属于违法行为。除非用人单位是出于生产经营需要,和工会还有劳动者已对此达成一致意见,否则不能要求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强迫劳动者加班。换句话来说,就是如果劳动者不同意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此外用人单位也不能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天的加班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如果是有特殊
    2023-06-04
    356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最后可以追讨几年的加班工资?
    劳动仲裁可以追回一年的加班工资。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拖欠工资纠纷,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在。仲裁时效从离职之日起计算,除非能证明劳动者已经收到拒绝支付工资的书面通知;因此,如果劳动者可以在离职后一年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所有拖欠的加班工资,除非劳动者已经收到拒绝支付工资的书面通知。劳动仲裁申请期限是几年劳动争议案件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是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
    2023-08-09
    273人看过
  • 主张加班费往前追几年
    法律综合知识
    一、主张加班费往前追几年关于申诉加班费用赔偿请求事宜,提交仲裁申请之期限通常为一整年;然而,须知追索权益具有相应的时间限制。若超越此时效期,则再次提出该等申请时,相关机构往往无法予以受理。值得注意的是,每种案情所对应的追索时效皆有所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
    2024-04-23
    154人看过
  • 东莞九成劳动争议案涉及加班费
    去年我市两级法院共审理劳动争议案件23044件,比前年同期上升159.18%。陈斯分析,造成劳动争议案件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加班费产生的纠纷独家报道在刚刚结束的我市三个基层法院、三个基层检察院挂牌成立会上,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刑事犯罪案件数再次呈现下降,但却并未为我市两级法院减负。据统计,去年我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3998件,比前年同期增长17757件,增幅高达26.81%。昨天,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斯通过对去年我市两级法院部分案件数据分析指出,在这些同比增长的案件中,上升总量最大的是劳动争议案,上升幅度高达159.18%。另外,知识产权案件的增幅也颇为醒目,这类案件数虽然不多,但上升幅度高达248.18%。2008年1月份,我市两级法院收案数尚不足1万宗。而截至昨日,我市两级法院的收案数已高达2万余宗。这2万余宗案件里边,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劳动争议案件。陈斯表示,按照目前的收案发
    2023-06-07
    74人看过
  • 北京劳动争议案六成为讨加班费
    本报讯(记者王殿学)一中院昨天透露,截至今年11月30日,受理的案件比去年全年增加89.4%,其中六成是员工起诉单位讨要费。一中院负责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黄彩相法官说,如果职工没有离职,一般不会专门起诉单位讨要加班费,而离职后起诉讨要时,证据就成了关键问题。黄彩相提醒劳动者,平时加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黄彩相还说,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在职职工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增长迅速。据抽样数据显示,此类案件的比重从以往的不足1%已增长到目前的6%左右,且呈持续上升趋势。黄彩相表示,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也增长迅速,截至目前,受理的群体性纠纷已占到同期劳动争议案件总数的31.8%。
    2023-06-10
    182人看过
  • 加班费是不是能算到劳动争议发生前一年
    加班费的仲裁时效一般能算到劳动争议发生前一年。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损之日起的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是在在职期间发生有关劳动报酬的争议,则不受上述限制,但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在一年内提出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4-05-07
    210人看过
  • 劳动仲裁加班费可以要求几年一次
    一、劳动仲裁加班费可以要求几年一次劳动仲裁加班费可以要求1年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材料1.劳动仲裁申请书(写明申请事由,一般一式两份,若被申请人为多数,则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2.申请人身份证及复印件。3.如
    2023-10-20
    289人看过
  • 2024年在北京加班费能追几年
    一、在北京加班费能追几年?原则上按离职前一年,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时效的规定。但是如果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后,又到法院起诉,可以按照民诉的时效追讨2年。但是有时法院不按民诉的时效,而按劳动争议的时效。也有法院执行高法的意见,按照连续侵权,就可以追讨到入职之日。加班费,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加班,延长了工作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应当得到合理的报酬。对劳动者而言,加班费是一种补偿,因为其付出了过量的劳动;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支付加班费能够有效地抑制用人单位随意地延长工作时间,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员工加班有时间限制吗?员工加班有时间限制。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只有在生产经营确有需要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即加班。且需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加班的时间上,一般每日不超过一个小时;因特
    2024-02-05
    362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中加班及加班工资的举证责任分配?
    2011年,小红应聘进入纤芯公司,任操作工。工作期间,由于岗位的特殊性,小红经常加班。2013年,受外部市场环境恶化以及内部决策失误的影响,纤芯公司运营举步维艰。公司为减少开支陆续裁撤业务部门和人员。2013年5月,小红接到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由于未能就加班工资问题与纤芯公司达成一致,小红向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纤芯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以及加班工资。案件经劳动仲裁至法院。2014年,法院作出判决,支持小红的加班工资请求。[评析]本案一个主要争议焦点在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是否存在加班及加班工资是否支付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自的举证责任如何转移?1.劳动者对初步的加班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三》第九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
    2023-06-10
    64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加班
    词条

    加班是指除法定或者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延长工作时间。 劳动法规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平时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劳动者1.5倍工资,周末加班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资。... 更多>

    #加班
    相关咨询
    • 到底多少年可追溯劳动争议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09
      劳动争议可以追溯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从中断开始重新计算。
    • 劳动法规定加班工资需追溯几年?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1
      新劳动法没有这方面规定,但单位加班记录必须保存两年备案,这样你可以要求单位提供两年的加班记录。当然造成肯定是违反劳动法的,电脑中也有记录造成时间和修改时候,所以单位不敢造成,造了肯定是可以查出来的。
    • 仲裁可以追溯到几年?加班费之类的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18
      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可以追索一年的加班费;如果没有终止,可以追索所有欠加班费。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仲裁时效从中断开始重新计算。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
    • 劳动仲裁中怎样争议加班费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20
      劳动仲裁加班费计算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计算班加班费可追溯的时间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4
      加班费可追溯的时间:原则上按离职前一年,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时效的规定。但是如果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后,又到法院起诉,可以按照民诉的时效追讨2年。但是有时法院不按民诉的时效,而按劳动争议的时效。也有法院执行高法的意见,按照连续侵权,就可以追讨到入职之日。 我要说的是,法院和法院执行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包括劳动仲裁也可能执行高法的意见。 在判决过程中,仲裁员或者审判员要考虑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