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的概念进行解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21:40:32 425 人看过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三次以上的;(二)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四)拒绝重要军事征用,影响重要军事任务完成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

构成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的条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一条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01: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征收征用相关文章
  • 揭秘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实际运用
    我国刑法规定,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指,在战争期间,公民在国家、政府和武装力量征用其所属的房屋、车辆和场地等作战所需的物资时,能够为其提供却拒绝为其提供帮助,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相关法律对这种罪名作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触犯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现行刑法对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立案是怎么规定的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情节严重”,主要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军事征用的,煽动他人拒绝军事征用的;因拒绝军事征用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拒绝征用物资数额较大的、拥有武装部队战时急需物资而拒不提供的等情形。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指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一条规定,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指,在战争期间,公民对国家、政府和武装力量征用其所属的房屋、车辆、场地等作战所需的物资,能够提供而拒
    2023-07-01
    102人看过
  •  前期推进征收项目的概念
    在进行拆迁评估时,需要进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这包括收集土地使用权证、拆迁红线图、对应地形图(包括电子文档)以及调查表格。对被拆迁物进行分区编号,并按照制定标准表格的调查内容进行现场实勘和测量。同时,对于双方核准确认的被拆迁物事项(包括:产权、面积、使用性质,合法性等),必须形成书面的确认书。最后,评估单位的选择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收集:1.收集土地使用权证、拆迁红线图、对应地形图(包括电子文档)以及调查表格。2.对被拆迁物进行分区编号。2、按制定标准表格的调查内容进行现场实勘和测量,对于双方核准确认的被拆迁物事项(包括:产权、面积、使用性质,合法性等)必须形成书面的确认书。3、评估单位的选择。 前 期 推 进 征 收 项 目 的 具 体 流 程 是 怎 样 的 ?前期推进征收项目的具体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征收范围和被征收对象:征收项目需要确定征收的具体范围以及被征收的
    2023-09-04
    87人看过
  • 如何界定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的刑事责任?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三次以上的;(二)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四)拒绝重要军事征用,影响重要军事任务完成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残害居民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战时残害居民罪的最新判刑标准:1、犯战时残害居民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2、犯罪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则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一条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06
    163人看过
  • 拒绝军事征收罪的审判实践与案例探讨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的量刑标准: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拒绝征用的;煽动多人拒绝征用重要急需要物品的;因其行为始误战机的;造成作战失利的;影响军事任务完成的;造成严重伤亡后果的等。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一般要怎么判刑?战时残害居民罪既遂一般要这样判刑:一、行为人于战时在军事行动地区残害无辜居民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三、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一条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19
    394人看过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与其他罪名的区别
    此罪与彼罪一、本罪与战时拒绝、延误军事订货罪的界限。两者在客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有相似之处,区别是:一是犯罪主体不同。本罪主体是所有公民和组织;后者主体是承担军事生产任务和战时具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二是行为方式不同。本罪是拥有国家征用物资而拒不提供的;后者是拒绝或者故意不按期交付生产的军用货物的。二、本罪与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界限。两者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一是军征用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的,或者由遇有紧急情况的武装部队的指挥人员作出,无论由谁作出,都给予相应补偿;而掠夺战区无辜居民财物罪中的掠夺行为则是现役军人私自进行的抢劫、掠夺行为。二是军事征用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军事利益;而掠夺战区无辜居民的目的则是为了将他人财物据为已有。三是军事征用的对象既可以是财物等各种各样的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而掠夺战区无辜居民的行为对象则一般仅限于动产。四是军事征用既可以发生在战场
    2023-06-11
    282人看过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的会被立案吗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三次以上的;(二)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四)拒绝重要军事征用,影响重要军事任务完成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战时自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我国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根据兵役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下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应征公民服兵役,是兵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公民拒绝、逃避服兵役,是对兵役管理制度的侵犯。(二)客观要件。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
    2023-06-26
    393人看过
  • 行政征收的概念是什么
    一、行政征收的概念是什么行政征收的概念是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行政征收主要由税和费组成。税是国家税收机关(包括税务机关和海关)依法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费即各种行政收费,是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一定的公益服务,或者授予其国家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权而收取的代价。二、行政征收的特征是怎样的1.强制性行政征收机关实施行政征收行为,实质上是履行国家赋予的征收权,这种权利具有强制他人服从的效力。因此,实施行政征收行为,不需要征得相对人的同意,甚至可以在违背相对人意志的情况下进行。2.无偿性国家为了完成其职能,维护其统治,必须耗用一定的物质资财,而作为凌驾于社会生产之上的管理机构的国家行政机关,其本身并不直接从事生产,创造财富。因而,只有凭借国家行政权力,通过行政征收来取得所需物质资财。行政相对人的财
    2023-04-25
    487人看过
  • 征兵中的预征对象概念
    法律综合知识
    非预征对象的意思为:已经进行过兵役登记,但尚未被征兵办确定为预征对象。如果应征地兵役机关已进行过“兵员预征”,则无法再做“申请缓征”的操作,需与应征地县级或乡镇级兵役机关联系。只有参加过本年度应征报名的用户才可以“申请暂缓参军”。用户的“兵员预征”尚未进行或被标记为“非预征对象”,征兵系统关闭前可修改应征地信息。秋季征兵要求当兵需要满足身体和文化的不同要求,最低的文化程度是初中以上文化。其次就是年龄要求,一般是17到22周岁,当然大专放宽23周岁,本科放宽24周岁,这方面要看各地的一些具体规定了,同时还要满足政治审查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四条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兵役登记包括初次兵役登记和预备役登记。第十五条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进行初次兵役登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县、自治县、不设
    2023-07-07
    262人看过
  • 构成中国刑法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的处罚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3次以上的;(2)采取暴力、威胁、欺诈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3)联系,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4)拒绝重要军事征用,影响完成重要军事任务的;(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如何确定构成战时拒绝服役罪?符合下列要件即可确定构成战时拒绝服役罪:1、战时拒绝服役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并以逃避服役为目的;3、侵害的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99条
    2023-08-06
    196人看过
  • 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概念是什么?
    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是指科研、生产、销售单位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行为。1、罪体行为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行为是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这里的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是指具备按时完成订货任务的条件却拒不接受订货或者故意延迟耽误交付军事订货。时间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构成特定时间是战时。2、罪责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的行为而有意实施的主观心理状态。3、罪量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罪量要素是情节严重。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使用暴力抗拒军事订货的;拒绝或者故意延误重要军事订货的;因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影响部队完成作战或者其他重要任务的等。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订货秩序。军事订货是军事部门根据国防需要,向军工部门或者其他经济部门订购武
    2023-04-28
    262人看过
  •  拒绝军事训练征召罪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376条的规定,预备役人员和市民在战时拒绝或逃避征集或军训,情节严重的,将面临刑罚。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规定,强调了国家安全和每个人都有义务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做出贡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76条【战时拒绝、逃避征集、军训罪】的规定,预备役人员在战时拒绝或逃避征集或军训,如果情节严重,将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市民在战争中拒绝,逃避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拒绝军事训练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拒绝军事训练罪,又称为不履行国防义务罪,是指公民拒绝履行服兵役或者参加民兵组织、预备役、志愿者等军事性义务的行为。该罪名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 拒绝履行国防义务的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明确拒绝履行的是国防义务,如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预备役等。2. 危害国家安全的后果:行为人必须明确其行为已经或者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国家安全的表现形式多样,如背叛国
    2023-11-08
    350人看过
  • 一般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既遂是怎么判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一条中明确规定,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以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一、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法院一般怎么判刑?战时临阵脱逃罪既遂法院一般的判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严重是指当事人携带武器装备或者军事秘密脱逃的或煽动他人、组织脱逃的。《刑法》第四百二十四条规定,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中国刑法中拒绝征召罪的处罚中国刑法战时拒绝征召罪的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征召罪是指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征召,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编入民兵组织或者经过登记服预备役
    2023-03-20
    97人看过
  • 政府能否拒绝进行征地
    法律综合知识
    一、政府能否拒绝进行征地对于政府征地行为农民一般不能拒绝,因为对于政府出于公共利益合法征收土地的行为,农民应积极配合。土地征收的关键不在于农民是否签字同意,而在于是否是合法的。如果是合法的征地,农民不签字也是没有用的,因为征地是国家行为,是市县政府代表国家进行的。判断征地是否合法,最简单的就是看是否有两公告:市县政府发布的《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和国土局发布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这两公告都要张贴于被征地所在地的村组,老百姓可以看到。如果没有这两公告,则可以认定征地不合法。对于违法的征地,农民当然有权拒绝,当地政府也不能强占。二、政府征地流程1.征地公告;2.土地现状调查及确认;3.征询意见,组织征地听证;4.征地材料的组织、审核及上报;5.征地的审批和下发文件;6.发布征地公告;7.办理补偿登记;8.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9.举行听证;10.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11.发放地拆迁补偿
    2024-01-30
    398人看过
  • 拒绝履行,解除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大陆法国家一般都严格区分拒绝履行与合同解除的概念。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履行将构成违约,有正当理由的拒绝履行(如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乃是合法行使权利的表现,不构成违约。拒绝履行和解除合同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英国法中经常使用rescinding一词,它既包括了拒绝履行,也包括了解除的含义。英国1979年《货物买卖法》第11条、第48条区分了买受人所享有的拒绝收货的权利以及出卖人所享有的因买受人不支付价款而要求合同终止(rescinding)的权利。但该法认为拒绝收货的权利只是终止(rescinding)的特定形式。美国《统一商法典》区分了解除(termination)、取消(concellation)、拒绝(rejection)、撤回(revocationofacceptance)。在实践中,拒绝履行与合解除也具有不同的含义。我国法律对此没有严格的区别,但在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9条、第10条
    2024-01-13
    419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征收征用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依法对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资源、劳动力等进行收归国家或公共利益之目的的行为。 该行为通常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以确保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并在征收征用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法定权益保障。征收征用可能涉及强制... 更多>

    #征收征用
    相关咨询
    •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的“拒绝军事征收征用和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
      广西在线咨询 2021-10-12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三次以上的;(二)采取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四)拒绝重要军事征用,影响重要军事任务完成的;(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拒绝征召军人进行军事训练罪既遂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27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概念指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5
      l、这种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若在平时则不构成本罪。所谓“战时”,即战争时期。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决定战时与否的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武装力量是否处于战时状态的职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行使。本法第451条规定,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2、必须具有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
    • 法律规定的拒绝军事征收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4
      一、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的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一条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新刑法中拒绝军事征收及征用犯罪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4
      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严重影响部队重大军事行动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者重要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军事设施毁损的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