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无效后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合同无效后应当是根据实际损失确定赔偿责任。当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还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种损害赔偿责任应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1.有损害事实存在。
2.赔偿义务人具有过错。这是损害赔偿的重要要件。
3..过错行为与遭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双方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适用过错的程度,如一方的过错为主要原因,另一方为次要原因,则前者责任大于后者;此所谓过错的性质如一方系故意,另一方系过失,故意一方的责任应大于过失一方的责任。
因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一方当事人因此受到损失,另一方当事人对此有过错时,应赔偿受害人的损失,这种赔偿责任是基于缔约过失责任而发生的。这里的“损失”应以实际已经发生的损失为限,不应当赔偿期待利益,因为无效合同的处理以恢复原状为原则。
二、哪些机构有权确认合同无效
确认合同无效的机构具有法定性。合同效力的确认,事关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能否实现,以及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的问题。同时,合同效力的确认,还关系到交易能否正常进行和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问题。因而,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应采取慎重态度。因此,法律规定,无效合同的确认归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此项权利。
三、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
被确认是无效合同的,那么不适用合同的诉讼时效。
从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的性质进行分析,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虽表面上会被称为请求权,但其性质是实体法上的形成权。所以不属于诉讼时效的客体,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制度。
若该形成权受期间限制,也应受除斥期的约束而非诉讼时效的约:
1.提起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应属确认之诉,而不属于诉讼时效的客体范围;
2.无效合同的确认是一种事实确认,合同当事人或法院在任何时候都可提出,时间的经过不能改变合同无效的法律性质;
3.对无效合同的确认适用诉讼时效,不符合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
4.无效合同的确认不适用诉讼时效,并不会必然影响交易安全。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依照其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责任如何承担
381人看过
-
合同无效怎么承担责任,合同无效有哪些责任
450人看过
-
担保合同无效后的责任如何承担及民事责任的规定有哪些
201人看过
-
担保合同自身无效,而主合同有效时,担保人如何承担责任
405人看过
-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及责任承担
495人看过
-
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如何划分?
391人看过
-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如何确定损害赔偿责任谁承担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25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如果因为劳动者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的无效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财产损失。体现了保护劳动合同无效无过错方合法权益的原则。
-
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责任如何承担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13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合同无效后其双方当事人对违约条款的约定亦是无效的,也就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了。
-
合同无效责任承担究竟是如何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31融资租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区分下列情形分别处理:①因承租人的过错造成合同无效,出租人不要求返还租赁物的,租赁物可以不予以返还,但承租人应赔偿因其过错给出租人造成的损失;②因出租人的过错造成合同无效,承租人要求退还租赁物的,可以退还租赁物,如有损失,出租人应赔偿相应损失;③因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共同过错造成合同无效,可以返还租赁物,并根据过错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损失和赔偿责任。租赁物正在继续使用且发挥效
-
无效合同有哪些法律后果而当事人如何承担无效合同责任上海在线咨询 2023-04-30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当事人因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仍应负如下几种民事责任: 1、返还财产。 2、折价补偿。 3、赔偿损失。
-
赔偿合同违约金,合同责任如何承担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25在合同纠纷中,如果同一违约事实同时适用约定的违约金和损失赔偿,赔偿金额将超过造成损害的金额。此时违约责任是惩罚性的,不符合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同一违约事实不能同时主张违约金和损失赔偿。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 约定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