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广东省工商局的网站获悉,对商场的促销投诉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幅上升,而且主要是集中在节日促销手段上。对此,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应谨慎对待商家促销活动。
据笔者了解商家节日促销主要有以下几总种:
一、蜕皮包
市民刘先生向笔者反映,黄金周的第一天,他在一家商场花了400元买了一个原价600元的皮包,当时由于是促销活动,还送了刘先生一个钱包。前几天,刘先生提着这个皮包淋了两次雨,但是把皮包晾干以后,他发现刚买的这个皮包竟然有蜕皮的现象。由于刚买一个多星期,于是刘先生带着皮包和收据来到商场,要求退货,但商家告诉他,由于他买的这个包是促销产品,而且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不能给他退货,只能给他换。等他答应换皮包的时候,商家却告诉他,他买的这个包的款式已经没有了,要换别的产品,而且价格不能够低于现在这个皮包。刘先生当时想能够换个别的包总比这个蜕皮的好,于是他挑了个500元的包,补给了商家100元。等刘先生拿着皮包回家后,他觉得自己上当了,因为他以前那个包原价是600元,现在由于没有促销活动,他换的这个皮包价格才500元,而且他还补给了商家100元!
二、赠送不予退换
市民吴先生近日也很郁闷,黄金周期间,他在一家商场看中一部价格为2280元的手机,而且当时也是商家的促销活动,买该款式的手机还可以免费赠送一块手机电池。有自己想买的手机,还有电池可以送,于是吴先生就买了该款式的手机。10天过去了,当吴先生再次拿那块送的电池充电时,他发现电池出问题了,根本充不进电。于是他拿着电池来到商场要求更换电池,但是销售人员却拒绝了他的要求。销售人员告诉他,在促销的当天已经贴了告示赠送商品不予退换,所以不能给他退换手机电池。
三、赠品送完
有的商家在宣传单和广告上说有一台特价名牌彩电或者特价名牌服装或者别的特价商品,当顾客很早起来去商场购买时,商场的销售人员却告诉你说,所有的特价商品已经销售完毕。还有商家贴出告示称,顾客消费满一定数额就可以获得商场送出的某某商品,但是等顾客消费达到规定的数额并要求获得商场送出的商品时,销售人员却告诉你,某某商品已经送完了。每当遇到这些情况,消费者一般都是自认倒霉,没有想到这也是商家的促销手段。
另外,还有一些促销手段让消费者防不胜防,而且明知是受骗后还拿商家没有办法。
笔者了解到,与刘先生、吴先生有类似购物经历和被上面这些促销手段欺骗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且消费者对商家的投诉也主要涉及到商家不正当促销手法和欺骗性销售方式,商家利用虚假宣传、打折优惠、购物有奖等手法欺骗消费者。对此,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提示消费者:
一、.理性对待打折促销活动,不要盲目消费。不要把折扣低、赠券多作为消费的主要理由,而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种商品或服务;要看清各大商家优惠促销活动的说明,避免盲目消费;对打折、赠送的赠券使用范围应加以了解,以免到时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购买打折商品要做到货比三家,这是抵御价格欺诈的有效武器。
二、.选择证照齐全、具经营资格,并且信誉较好的商场消费。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验商品的合格证、生产厂家、厂址以及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等标识。
三、促销商品和赠品应享受三包。消费者对所获的赠品、奖品都要仔细查看商品质量,要警惕商家以打折商品或赠送商品不予退换为借口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降价商品和赠品与处理品不同,应享有与正常商品一样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保障。
四、索取合法有效发票,依法维权。消费者购物一定要索取购物凭证,同时要查看凭证上的购买时间、产品名称、数量等级、规格型号、价格等重要内容是否正确齐全,并要求销售人员将赠品的名称、型号等信息在有效发票上注明。一旦发现虚构原价、虚假宣传等问题,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当地工商、物价部门或消委会投诉。
-
促销陷阱多购物要理性
297人看过
-
节日消费谨防促销“陷阱”
486人看过
-
国美黑天鹅周末促销成“美丽陷阱”虚假促销欺骗消费者
228人看过
-
促销中的陷阱
373人看过
-
汽车市场消费陷阱
347人看过
-
促销陷阱大揭密
375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应该怎么防范商场促销活动的价格陷阱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6模糊标价: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支招: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促销商品,若确要购买,须先问清促销和优惠的附加条件。 虚假促销:经营者在开展送现金、返券、馈赠、积分等经营活动中,所标示的价格高于本次经营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的。 支招:消费者要谨慎对待商家促销活动,对所要购买的商品,比较一下促销以前的价格或不搞促
-
XX提醒消费者不要掉入涂料陷阱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0在建材市场,“环保、抗菌、绿色、健康”几乎是每个涂料厂商必备的招牌,商家一个个说得天花乱坠,而消费者依然云里雾里。对此,南昌市装饰行业协会于日前提醒消费者:不要掉入涂料陷阱。一位涂料市场的经销商表示,涂料产品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即便从生产厂家生产出来,也只是一种半成品。只有在它刷到墙上或者器物表面,涂料才完成了商品的整个转化过程。但普通消费者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正是此现状,使得涂料市场出现了
-
商场对消费者欺骗应该怎样赔偿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4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
商场促销,致使消费者踩踏死伤,是否承担责任?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8商场违反了安全保障义务,具有过错,应当承担直接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
怎么应对售楼书陷阱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02应对售楼书陷阱应注意房屋产权是否明确;房屋质量是否合格,与合同要求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定金不退的霸王条款;房屋是否被限制交易或已列入拆迁范围;中介公司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