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成立后是可以撤回的,承诺撤回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受要约人接收要约之后可以作出承诺的意思表示与其订立合同,承诺的撤回必须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之前才有效。
一、承诺成立后可以撤销吗
承诺不可以撤销,但是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符合的条件是,撤回的意思表示必须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撤回才是有效的。
二、承诺成立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要约是要约人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的,受要约人是要约人选定的交易相对方,受要约人进行承诺的权利是要约人赋予的,只有受要约人才能取得承诺的能力,受要约人以外的第三人不享有承诺的权利。因此,第三人进行承诺不是承诺,只能视作对要约人发出了要约。如果订约的建议是向不特定人发出的,并且如果该订约建议可以构成要约,则不特定人中的任何人均可以作出承诺。不过实际上,最后能够作出承诺的,只能是特定的人。比如悬赏广告。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是受要约人与要约人订立合同,当然要向要约人作出。如果承诺不是向要约人作出,则作出的承诺不视为承诺,达不到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的目的。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这是承诺最核心的要件,承诺必须是对要约完全的、单纯的同意。因为受要约人如果想与要约人签订合同,必须在内容上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否则要约人就可能拒绝要约人而使合同不能成立。如果受要约人在承诺中对要约的内容加以扩张、限制或者变更,便不能构成承诺,而应当视为对要约的拒绝。但认为同时提出了一项新的要约,称为反要约。
4.如果要约规定了承诺期限,则承诺应在规定的承诺期限内作出,如果要约没有规定承诺期限,则承诺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如果要约的承诺期限已过,或者已超过一个合理的时期,则不应再作出承诺。如果承诺期限已过而受要约人还想订立合同,当然也可以发出承诺,但此承诺已不能视为是承诺,只能视为是一项要约。原来的要约人不再受原要约的拘束,他可以不答应受要约人,当然也可以答应,如果答应,是作为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的要约。
三、承诺合同生效的时间
通过要约承诺方式订立合同的,自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四条规定,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
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
要约的撤销可以发生在承诺后吗?
337人看过
-
承诺的撤回是什么,可以撤销吗
230人看过
-
是否可以撤销收款承诺
203人看过
-
是否可以撤销同意不可撤销的承诺书?
385人看过
-
为何要约可以撤销而承诺却不可撤销
406人看过
-
可以把承诺撤消吗
463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公司承诺可以撤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1-08-10承诺不可以撤销,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采用到达主义,即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但是承诺可以撤回,但撤回承诺的通知必须于承诺到达要约人之前或与承诺同时到达要约人。
-
承诺既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吗?理由是?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1合同法第二十七条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第二十六条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要约可以撤销,承诺不可以。
-
承诺迟到可以成立合同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0承诺迟到的情况下也能成立合同,但前提条件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如果要约人收到通知后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合同不能成立。正常情况下,受要约的一方应该在要约有效期内作出承诺。
-
承诺赠与可否撤销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241、一般情况下,承诺赠与是可撤销的。但是,法律明文规定不可撤销的除外。 2、由于我国法律把赠与合同的性质规定为诺成合同,即赠与人与受赠人一旦达成合议合同即告成立,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赠与人对受赠人有要求其履行的权利。在赠与合同成立后,若不许赠与人撤销赠与,这对赠与人要求有失公允。
-
承诺合同成立以后还有效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6承诺生效时合同不一定成立 首先,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其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