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样才算公民的个人信息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对个人信息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的关系
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关联性体现在都体现了一种人格利益且都因被披露而受到侵害。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个人信息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权利,主要是指个人对其信息支配和自主决定的权利,所以个人信息权的客体并非均是私密信息;而隐私权主要是一种精神性人格权,包括维护个人的私生活安宁、个人秘密不被公开、个人私生活自主决定,所以隐私权的客体主要是私密信息。
四、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理性上网,尽量不要在手机上或电脑上浏览不正规的网站、点击不知名的链接或连接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及时处理快递单,以防暴露个人信息;谨慎扫描各种二维码,不要随意填写个人的相关信息;若收到不良信息应提高辨别能力,及时向运营商反应,发生异常要尽快报警。
-
侵犯几个公民个人信息才犯法?
459人看过
-
什么样的信息侵犯会构成公民个人信息罪
433人看过
-
什么是员工个人信息,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征
204人看过
-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方法
171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如何判刑
148人看过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423人看过
提前履行合同如果符合当事人约定的不需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提前履行损害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合理情况下让其进行赔付、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如下: 1、要... 更多>
-
民法典网上借贷怎样才算泄露个人信息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22网上贷款给了个人资料泄漏出去后,没有本人的签字,一般没什么事,可不承担责任。如果贷款当时不是你签字的,建议诉讼,确认当时的贷款合同无效。则可以不承担责任。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律师起诉。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
-
裸贷的人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23《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
-
“公民个人信息”指的是什么?出售多少条个人信息算犯罪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3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入罪10种情形,包括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的;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等。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都包括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25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公民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和家庭住址信息等、银行卡号、
-
民警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判例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获利5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适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法定刑。违反国家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