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产继承是以遗嘱为前提吗
财产继承不是以遗嘱为前提。在没有遗嘱扶养协议的情况下,遗嘱的效力优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民法典规定财产继承人可以为遗嘱执行人吗
财产继承人可以为遗嘱执行人。
二、没立遗嘱遗产怎么分配的
没立遗嘱遗产法定继承均等分配的,具体如下: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这是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特殊情况”主要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形时,才能在遗产分配时中给予照顾,而且一旦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应当给予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是应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三、遗产继承诉讼时效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人受到损害的之日起计算。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的,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遗嘱继承是否要以赡养为前提
173人看过
-
转继承可以提前立遗嘱吗
326人看过
-
遗嘱继承能提前执行吗
235人看过
-
民法典继承人可以看遗嘱吗,遗嘱财产的提供的材料
131人看过
-
婚前遗嘱继承的房子婚后是否视为共同财产
347人看过
-
夫妻财产相互继承遗嘱可以吗?
443人看过
-
遗嘱继承财产可以以遗嘱为先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51、在没有遗嘱扶养协议的情况下,遗嘱的效力优先。根据《民法典》规定,在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考虑有无遗嘱继承,遗嘱继承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在没有遗嘱继承的情况下,才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故财产继承不是按照遗嘱为先。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继承遗嘱可以提前执行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12不能,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辟谣】 问:口头遗嘱有效吗? 答:遗嘱的法定形式有很多种,包
-
遗嘱继承人可以为孙子女提供遗嘱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14遗嘱中的继承人可以是孙子女,法律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但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
遗嘱继承能提前执行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03不能,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辟谣】 问:口头遗嘱有效吗? 答:遗嘱的法定形式有很多种,包
-
2022年转继承可以提前立遗嘱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5可以。如果遗嘱是合法有效的,转继承中被继承人留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的内容来进行。转继承,是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该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转继承人就是实际接受遗产的死亡继承人的继承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