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传的适用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4 08:40:41 260 人看过

拘传的适用条件规定:拘传的对象是法律规定或法院认为必须到庭的被告,或者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而作为被告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被告或被告的法定代理人必须经过传票传唤;被告或被告的法定代理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一、被人起诉不去法院会怎么样

被别人起诉是可以不去的,但是法院会进行缺席审判的,缺席审判将会面临着败诉的情况。

缺席审判:

缺席判决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这一制度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结案率,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缺席判决适用于下列情况:

1、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的;

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5、在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

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缺席判决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于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同样应当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向缺席的一方当事人宣告判决及送达判决书,并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的充分行使。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但是被告必须到庭的,可以拘传。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所说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须到庭,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适用拘传。

二、原告一审缺席判决怎么办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缺席判决适用于下列情况:

1、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的;

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5、在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

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

三、法院第三方什么意思

民法上的第三方,是指诉讼结果与第三人有直接关系或可能损害第三人的利益,法院会将其追加为当事人(原告或被告)参加诉讼。收到出庭传票不去,有三种后果:拘传到庭。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

拘传针对的是必须到庭的被告。在程序上,被拘传被告必须是通过了两次传票的传唤,也就是说,在采取拘传之前,法院必须发两次传票。正当理由是指不可抗力的事由或事实使被告无法预见和难以自行克服困难,只有没有这些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才可以拘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7月17日 13: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拘传相关文章
  • 具备了什么条件适用拘传
    一、具备了什么条件适用拘传拘传是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中强制力最轻的一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均有权决定适用。拘传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必须经过传唤而不到案的;二是不到案没有正当理由,而且有影响诉讼进行的可能。如果犯罪嫌疑人没被传唤或者没有接到传唤,或者虽接到传唤,但因意外的原因,如遇到自然灾害或患重病等无法到案的情况,都不应采取拘传的方法。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批准,签发拘传证。辖区外应当通知当地机关协助,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出示拘传证。抗拒的可使用械具,强制到案。使用戒具必须慎重。如果强制犯罪嫌疑人到案时,犯罪嫌疑人没有反抗,就不使用戒具。使用戒具的,一旦犯罪嫌疑人到案,就不再继续使用戒具。拘传应当立即询问;一次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拘留、逮捕的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
    2024-01-24
    50人看过
  • 拘传条件是怎样的,拘传要满足哪些条件
    一、拘传条件是怎样的(一)必须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所谓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被告。因为诉讼标的为赡养、抚育、扶养的案件,直接涉及到权利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且原、被告之间有一定的亲属关系,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如被告不到庭,则不利于原告合法权益的保护和调解的进行。即使法院硬性判决,也不利于判决的履行。对于被告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也必须要求其到庭。如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即是。(二)对必须到庭的被告已经两次传票传唤。法律要求必须用法院传票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和送达方式,传唤的次数是两次。(三)必须到庭的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正当理由,即指不可抗力的事由或事实,当事人无法预见和难以自行克服的困难,如自然灾害、突然病重等情况。没有这类理由,当事人的其他借口均不成立。二、拘传的程序是什么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2024-01-15
    486人看过
  • 拘传适用的条件包括哪些,有什么程序?
    一、拘传适用的条件包括哪些(一)必须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所谓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被告。因为诉讼标的为赡养、抚育、扶养的案件,直接涉及到权利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且原、被告之间有一定的亲属关系,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如被告不到庭,则不利于原告合法权益的保护和调解的进行。即使法院硬性判决,也不利于判决的履行。对于被告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也必须要求其到庭。如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即是。(二)对必须到庭的被告已经两次传票传唤。法律要求必须用法院传票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和送达方式,传唤的次数是两次。(三)必须到庭的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正当理由,即指不可抗力的事由或事实,当事人无法预见和难以自行克服的困难,如自然灾害、突然病重等情况。没有这类理由,当事人的其他借口均不成立。以上三条同时具备时,人民法院才能适用拘传措施。适用
    2023-06-04
    320人看过
  • 2022公安机关适用拘传条件
    一、公安机关适用拘传条件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拘传是属于刑事强制措施之一,公安机关对需要拘传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拘传。《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需要拘传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拘传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讯问。需要拘传的,应当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第七十五条公安机关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拘传结束后,应当由其在拘传证上填写拘传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二、传唤和拘传的区别1.性质不同。如上所述,拘传出现在《刑事诉讼法》第六章强制措施的规定当中,是强制力最小的一种强制措施。而传唤作为一种侦查行为,出现在《刑事诉讼法》第十
    2022-09-26
    62人看过
  • 适用传唤、拘传时间延长规定的注意事项
    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都力求简洁、明了,新的《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也不例外,它不可能囊括所有的内容,那么新刑事诉讼法关于适用传唤、拘传时间延长规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一)严格限定重复适用传唤、拘传时间间隔。由于传唤、拘传都可以重复适用,易造成检察机关侦查部门在案件陷入僵局之后,通过采取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从而导致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在综合考虑侦查实际和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等因素后,就传唤、拘传间隔时间应确定在48小时内,这样,既可以保证案件的顺利进行,又符合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实际。(二)在传唤、拘传期间,应满足犯罪嫌疑人最基本的需求。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所谓的“必要的休息时间”应当与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相结合,如果犯罪嫌疑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应适当延长其休息时间,反之亦然,在建立
    2023-02-16
    437人看过
  • 刑事拘传适合什么条件?
    一、刑事拘传适合什么条件?拘传是我国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中强制力最轻的一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均有权决定适用。拘传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必须经过传唤而不到案的;二是不到案没有正当理由,而且有影响诉讼进行的可能。如果犯罪嫌疑人没被传唤或者没有接到传唤,或者虽接到传唤,但因意外的原因,如遇到自然灾害或患重病等无法到案的情况,都不应采取拘传的方法。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批准,签发拘传证。辖区外应当通知当地机关协助,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出示拘传证。抗拒的可使用械具,强制到案。使用戒具必须慎重。如果强制犯罪嫌疑人到案时,犯罪嫌疑人没有反抗,就不使用戒具。使用戒具的,一旦犯罪嫌疑人到案,就不再继续使用戒具。拘传应当立即询问;一次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拘留、逮捕的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
    2024-01-28
    105人看过
  • 适用拘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适用拘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所谓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被告。因为诉讼标的为赡养、抚育、扶养的案件,直接涉及到权利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且原、被告之间有一定的亲属关系,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如被告不到庭,则不利于原告合法权益的保护和调解的进行。即使法院硬性判决,也不利于判决的履行。对于被告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也必须要求其到庭。如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即是。第二,对必须到庭的被告已经两次传票传唤。法律要求必须用法院传票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和送达方式,传唤的次数是两次。第三,必须到庭的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正当理由,即指不可抗力的事由或事实,当事人无法预见和难以自行克服的困难,如自然灾害、突然病重等情况。没有这类理由,当事人的其他借口均不成立。
    2023-06-14
    423人看过
  • 强制传唤的适用的规定一般是什么
    强制传唤,是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时,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嫌疑人,使用强制方法将其带至公安机关或指定地点接受询问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需要注意,使用传唤证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查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和询问查证结束时间并签名。拒绝填写或者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
    2024-04-24
    68人看过
  • 法定免责的适用条件及规则是怎样的
    免责条款,亦称为豁免条款、免赔额或责任排除条款,系指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经协商达成共识,通过书面形式确定合同中的一项具体内容,旨在消除或减轻一方或多方当事人未来可能承担的合同相关责任。在实际应用中,免责条款常被合同中的某一方当事人,例如保险公司、商场等,精心编写进合同文本或形成固定格式的合同条款中。这些条款通常以清晰或隐藏的方式呈现给客户,作为一种意图表达,期望得到对方的同意和签署,从而产生民法上的法律效力。从本质上来说,免责条款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在对合同中的某个语词或句子进行定义或解释时,为避免或减少一方或各方当事人在未来履行合约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责任和负担。因此,免责条款可以视为一种具有特别意义的民法法律行为,它通过创设一个明确的意思表示来创建此类型的条款,并以此为基础,以限制或减轻当事人在未来可能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诉求。《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
    2024-08-05
    149人看过
  • 适用简易程序规定的条件是什么
    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是什么?1.执法主体必须具有法律授权。现场处罚必须由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不得使用简易程序。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发现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制止,并将行为人送交当地公安机关或者有权处理治安管理违法案件的当值人民警察,不应直接适用简易程序2。违法事实清楚,情节轻微的适用简易程序的公安行政违法案件,必须由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责时当场发现或者移交。本案案情简单,情节轻微,因果关系明确,违法事实无需多方核实即可认定,不涉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3。被处罚人承认违法事实适用简易程序。公安行政行为人必须承认违法事实。被侵权人对认定的事实无异议,无需进一步调查核实。当事人对违法事实有争议的,应当适用普通程序进一步核实。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没有异议,除非他们对处罚的依据和适当性有异议。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简易程序中的处罚类型仅限于警告和罚款,罚款的适用范围限于
    2023-05-07
    175人看过
  • 拘役缓刑的定义及适用条件
    拘役缓刑是指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中,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被暂缓执行刑罚,并接受相应的社区服务和教育改造。拘役和缓刑是我国刑法中两种不同的刑罚方式,旨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犯罪人的改造。关于拘役与缓刑的定义。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一种短期自由刑,其期限为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缓刑的适用条件是,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在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宣告缓刑。缓刑是一种暂缓执行的措施,是出于对短期自由刑和徒刑的缺陷,防止犯人交叉感染,改善和教育犯罪人等目的而设立。判拘役缓刑会留案底吗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都是监禁刑罚,而罚款、剥夺整治权利等属于非监禁刑,是刑罚的两大类。拘役就是刑期比较短而已,1个月以上6个月以
    2023-06-30
    400人看过
  • 拘役管制的适用条件
    (一)管制的适用对象条件1、罪行性质轻、危害小。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2、人身危险性较小。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非常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二)拘役的适用条件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一、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的期限有期6个月15年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拘役一个月到6个月,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管制3个月到2年数罪并罚不超过3
    2023-03-20
    215人看过
  •  拘役规定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该段内容讲述了拘役的规定和适用情况。拘役通常适用于犯罪性质温和、犯罪后果较轻的犯罪行为,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对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的犯罪行为。拘役的期限通常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而法律规定,设定拘役刑的规定绝大多数是以拘役为最低法定刑规定的。此外,拘役期限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间不得超过一年。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犯罪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以下是对原内容的改写:适用于拘役的规定包括:1.拘役通常仅适用于犯罪性质较为温和、犯罪后果较轻的犯罪行为;2.拘役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对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的犯罪行为;3.拘役的期限通常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法律规定,设定拘役刑的规定绝大多数是以拘役为最低法定刑规定的。拘役期限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间不得超过一年。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犯罪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 拘役的期限是多长?拘役是一种刑罚,其期限为一个月以
    2023-08-28
    323人看过
  • 治安强制传唤的适用条件
    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公安机关进行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人的时候,是需要使用传唤证的,没有传唤证是不可以随便的传唤他人,公安机关也不可以。一、警察笔录范文及流程口头传唤是对违反治安管理违法嫌疑人以口传方式让其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不管有关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怎样的措施,但是都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如下:1、在消防执法过程中,需要传唤的,承办执法人员应当填写《传唤证》呈批报表,报领导批准后,出具《传唤证》。2、承办执法人员依法将《传唤证》送达被传唤人;被传唤人应当在《传唤证》回执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收到日期。3、对被传唤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传唤或逃避传唤的,经领导批准,依法实施强制传唤。4、被传唤人传唤到案后,应及时进行讯问查证,制作讯问笔录,每次讯问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5、对当场发现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行为,承办人员可以口头传唤有关人员。宣布口头
    2023-04-10
    155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拘传
    词条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拘传是法定五种刑事强制措施中最轻微的一种。 拘留对象为未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直接讯问已被拘留、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无需经过拘留程序; ... 更多>

    #拘传
    相关咨询
    • 拘传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适用拘传的条件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拘传的适用条件在执行程序中,适用拘传措施需具备以下条件:1.拘传的对象是必须到人民法院接受询问的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从执行实践来看,下列几种。情况通常被认为是“必须”到人民法院接受询问的:(1)被执行人主张无履行能力,但没有举证又没有说明理由,而执行法院查明其真实情况的;(2)执行人员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但无确切证据,被执行人又不提供证据和情况的;(3)
    • 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拘传的时间是多久?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0
      一、拘传的适用条件在执行程序中,适用拘传措施需具备以下条件: 1.拘传的对象是必须到人民法院接受询问的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从执行实践来看,下列几种。情况通常被认为是“必须”到人民法院接受询问的: (1)被执行人主张无履行能力,但没有举证又没有说明理由,而执行法院查明其真实情况的; (2)执行人员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但无确切证据,被执行人又不提供证据和情况的;
    • 适用拘传的条件包括了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11
      在执行程序中,适用拘传措施需具备以下条件: 1、拘传的对象是必须到人民法院接受询问的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负责人。 2、必须经过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 3、必须是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
    • 刑事拘传适用条件是什么,刑事拘传是怎么回事
      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6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刑事诉讼法》中拘传的适用条件是需要拘传的嫌疑人或者没有正当理由传唤的犯罪嫌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拘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对需要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者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拘留到其所在市县指定地点进行讯问。需要
    • 拘传适用条件和范围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0
      目前的这个拘传适用条件和范围,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之规定,拘传的适用对象包括两种: 1、经合法传唤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到案的; 2、根据案件情况有必要直接拘传的。 各机关法律解释并未规定拘传的证据条件,因此,从理论上说,即使执法机关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执行,仍然存在拘传被合法滥用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