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中的犯罪主体均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扩大了我国刑法渎职罪主体的范围。使本章之罪的主体包括: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
2、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本章比较重要的罪名有: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比较疑难的罪名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等。需要注意与其他罪区别的罪名有:泄露国家秘密罪。需要注意的特别规定是刑法第399条第3款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犯有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但切记因为受贿犯其他渎职罪的,如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罪的,数罪并罚。
-
食品监管渎职罪最新立案规定解读
356人看过
-
环境保护领域渎职犯罪的损害结果解读
371人看过
-
2022年渎职罪司法解释:最新立案标准的解读与适用
155人看过
-
国有企业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和规定全面解读
484人看过
-
食品监管渎职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新刑法的解读
285人看过
-
解读渎职侵权罪名之二十七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
251人看过
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数罪,或者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或者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审判部门依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对一人所犯数罪的... 更多>
-
渎职罪司法解释的解读是如何样的呢?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07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下面是关于渎职罪司法解释的解读 犯罪主体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和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
-
如何理解渎职贿赂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08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贿赂罪的犯罪对象是贿赂,现行刑法将贿赂罪的内容仅限定为财物,介绍贿赂罪在主观方面属于故意,即明知是在为受贿人或者行贿人牵线效劳,促成贿赂交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行贿人和受贿人之间进行联系、沟通关系、引荐、撮合,促使行贿与受贿得以实现的行为。构成介绍贿赂罪还必须具备情节严重的条件。《刑法》有关介绍贿赂罪的条文规定:第三百九十二条向国家工作人员介
-
渎职罪应该怎么解释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3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
-
渎职罪最高法院发布《渎职罪司法解释》, 什么是滥用职权、司法解释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7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013年1月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发布,释放出从严惩处渎职犯罪的信号。[3]最高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解释首次明确了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定罪量刑
-
司法解释渎职罪的司法解释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6关于渎职罪司法解释的规定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三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应该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