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轻微交通事故以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因为现实生活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属于轻微事故,这类事故事实往往比较清楚,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比较小、受伤比较轻,事故认定书一般当场或5日内就制作出来并送达给当事人。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其民事诉讼的时效为2年。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其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的,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2、对于受害人身体受到伤害比较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甚至需要后续治疗的,诉讼时效应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没有构成残疾的以治疗终结之日开始计算;构成残疾的,以伤残评定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不可以。交通事故赔偿只能请求公安交管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再受理调解申请。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调解终止。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交管部门会对交通事故进行勘察与调查,出具最终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之后,当事人也是可以申请仲裁的。仲裁的申请书中就写清楚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有关信息以及申请人的具体仲裁请求就行了,但是要注意如果是发起了申请仲裁,那么后面就不能够再发起诉讼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厂里开除需要等待多久才能获得赔偿?
292人看过
-
申请交通违法消除,需要等待多久才能得到反馈?
179人看过
-
工人在工作中受伤,需要等待多久才能得到赔偿?
205人看过
-
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收到交通事故的认定书?
74人看过
-
拆迁前需要等多久才能得到补偿款?
347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造成命危者需等待多久才能拿驾驶证
375人看过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 更多>
-
车辆出交通事故后需要等多久才能出来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5交通事故最多可以在60天内提出。一般而言,如果交警需要对车辆进行鉴定,则会扣留车辆,因为鉴定期限一般为30天,最长不超过60天,因此扣留期限一般不超过60天。
-
劳动怎样才能得到赔偿需要多久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4工伤需要先向单位申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认定,被认定之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间比较久。所以不容易认定工伤的建议直接向法院起诉,主张人身损害赔偿
-
交通事故轻微擦伤要多久才能赔偿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12一般交通事故,事实简单,责任清晰,负责处理的交通警察当天或第二天可以发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中受伤、死亡等结果,调查现场,进行相关技术鉴定的,在15个工作日内,警察部门可以发行事故责任认定书。发生特别重大、复杂的交通事故,需要调查、访问、鉴定等技术手段多、复杂,发行具体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时间不能判断。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交通警察在15个工作日内将事故责任认定书发给事故双方。
-
强制离婚需要等待多久才能离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30你说的强制离婚应该是指法院判决离婚,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允许离婚:重婚或者配偶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感情分居两年;其他但在实践中,应该属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往往更注重当事人是第一次起诉还是第二次起诉。一般来说,如果第一次起诉对方不同意离婚,法官不会判决离婚。第二次起诉没有特殊情况,90%以上都会判决离婚。第一次起诉和第二次起诉的
-
劳动仲裁胜诉后拿到赔偿金要多久才能拿到赔偿金要多久才能得到赔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4对于已经生效的劳动仲裁裁决或民事判决,公司拒不执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多久获得赔偿,需看人民法院的执行进度,若能够提供公司财产的相关线索,执行会快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