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死亡后有哪些待遇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及退休人员死亡后,生前有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的,发给一次性救济金,其标准为死者生前7个月本人工资或纳入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金。 第五条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供养的直系亲属,可根据其生活困难情况,酌情给予定期或不定期的生活补助。生活困难大的多补助,困难小的少补助,不困难的不补助。补助标准以供养直系亲属户口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城镇的每人每月发给50%;农村的每人每月发给40%,供养直系亲属为孤寡老人或孤儿的,增加10个百分点。 死者配偶如有固定收入(包括个人开业)的,其收入总额扣除本人必需的生活费和本人供养直系亲属的生活费(均按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后,所余部分应作为死者供养直系亲属的生活费,不足的再按前款规定的标准补足。 发给的生活困难补助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生前的本人工资或纳入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金。生活困难补助金发至供养直系亲属失去供养条件为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工及退休人员死亡后,生前有直系亲属 (父母、配偶、子女)的,发给一次性救济金,其标准为死者生前7个月本人工资或纳入统筹项目内的基本养老金。
退休职工死亡后,其遗属有下列待遇: 1、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2、可以继承其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余额。 如果职工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则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
退休职工死亡后有哪些待遇
退休职工死亡后的待遇有: 1.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每人每月按当地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以及物价补贴之和发给; 2.丧葬补助费和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救济费,分别按本市上一年度3个月和10个月社会平均工资一次性发给; 3.供养直系亲属孤身一人的,其每月领
2020.01.23 245 -
职工因病死亡后有哪些待遇
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2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供养直系亲属人数,付给供养直系亲属。
2020.12.07 596 -
退休职工死亡后有哪些待遇
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退休职工死亡之后应该享有的待遇:首先是本企业,三个月的平均工资丧葬补助费用。一般是由单位或者是家属拿死亡证明,到当地的社会保险机构结算的。然后是符合供养直属亲属条件的,会按照每个月发抚恤金。其次是发本人生前,十个月标
2022.04.16 1,154
-
职工因工死亡后有哪些待遇
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
2022-03-19 15,340 -
工亡职工死亡待遇有哪些
工亡职工死亡待遇有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保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
2022-02-13 15,340 -
退休职工死亡后有哪些待遇
退休职工死亡后应当享受的待遇有: 1.发给本企业3个月平均工资的丧葬补助费;(由单位或家属拿有关死亡证明,到当地的社会保险机构结算领取); 2.有符合条件供养直系亲属的,按月发抚恤金;(由当地的社会保
2022-01-25 15,340 -
工伤职工死亡后的待遇有哪些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分三种情形对工伤职工死亡后的待遇进行了规定,分别为:职工直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
2022-01-29 15,340
-
01:21
职工医保和城镇医保的区别
职工医保和城镇医保的区别如下:1、参保范围不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是: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所有城镇居民;2、缴费标准不同:在
12,971 2022.05.11 -
00:53
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谁支付
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谁支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那么大部分工伤待遇是由国家支付的,只有小部分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那么全部的工伤待遇都是由用人单位支付。
2,131 2022.05.11 -
00:59
城镇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城镇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有: 1、城镇养老保险应当由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养老保险的保险费一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但是,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养
4,11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