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到看守所了, 该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拘留之日起至判决生效前,除了办案人员和律师以外,其他任何人都见不上,当务之急建议你还是委托律师尽早介入,去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给他交代一些必要的细节问题,防止刑讯逼供,同时到办案单位了解案情,查阅案卷材料。然后根据了解到的具体案情再决定采取不同的措施,若没有犯罪证据,律师可以向办案单位出具法律意见书,要求无罪释放;若构成犯罪,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做罪轻辩护,争取从轻、减轻或免予刑事处罚。刑事案件的内容复杂,程序繁琐,需要经过立案侦查(公安局)、审查起诉(检察院)和审理判决(法院)三个阶段,这期间除非取保候审,否则都是关押在看守所的,委托律师进行沟通十分必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犯罪嫌疑人被批捕后人被关押地是:逮捕后会关押在当地的看守所。一般逮捕前被刑事拘留的,此时犯罪嫌疑人已被关押于看守所,然后由侦查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向检察院申请批准逮捕。总之,犯罪嫌疑人关押的地方大体就是地个地方,一是看守所,二是监狱,前者是法院判决生效前关押的地方,后者是法院判决生效后需要送监狱执行的关押地方。
-
犯罪嫌疑人进了看守所批捕后会判刑吗
犯罪嫌疑人进了看守所批捕后是有可能被判刑的,判刑只有人民法院能够做出。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020.01.31 191 -
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逮后的流程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的流程为在后续侦查结束后,进入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时限1个半月;审查起诉结束,不追究的予以取保候审;追究的移送法院审判,法院审判期限在2—3个月之间。
2020.10.01 271 -
犯罪嫌疑人进了看守所就会判刑吗?
犯罪嫌疑人进了看守所批捕后是有可能被判刑的,判刑只有人民法院能够做出。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020.06.09 219
-
刑事案件中,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已经到看守所,应该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拘留之日起至判决生效前,除了办案人员和律师以外,其他任何人都见不上,当务之急建议你还是委托律师尽早介入,去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给他交代一些必要的细节问题,防止刑讯逼供,同
2022-02-19 15,340 -
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逮捕或者被刑事拘留的,应当在哪里看守所
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机关。看守所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法律对被羁押的人犯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保障安全;对人犯进行教育;管理人犯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被
2022-03-18 15,340 -
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的时候已经到看守所了,应该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拘留之日起至判决生效前,除了办案人员和律师以外,其他任何人都见不上,当务之急建议你还是委托律师尽早介入,去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给他交代一些必要的细节问题,防止刑讯逼供,同
2022-01-22 15,340 -
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被拘留的时候已经到看守所了,应该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拘留之日起至判决生效前,除了办案人员和律师以外,其他任何人都见不上,当务之急建议你还是委托律师尽早介入,去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给他交代一些必要的细节问题,防止刑讯逼供,同
2022-04-05 15,340
-
01:11
刑事案件中嫌疑人不承认怎么办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承认其行为,则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得不到直接的口供证据,只有其他间接证据。因此,司法机关应当通过对全案间接证据的审查,运用正向推理、反向求证的审查方法,建立起间接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各间接证据之间无法相互印证,存
2,730 2022.05.11 -
01:18
刑事案件逮捕后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满足逮捕条件、被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继续进行侦查。此时,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可以聘请律师,由律师介入案件与侦查机关沟通。一般,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为两个月,最长七个月。公安机
890 2022.04.17 -
01:08
家人被刑事拘留在看守所怎么办
家人被刑事拘留在看守所后,家属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接到通知后,应首先验证消息是否属实、往看守所送衣物,必要时请律师介入。一般刑事拘留时间不长,在三日内就会提请检察院批捕。特殊情况下,可能提请批捕时间为七日甚至三十日,具体日期要根据个案情节确
1,90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