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故意碾压非常严重怎么解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肇事后故意碾压是违法行为,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的多重碾压事故,是指前方车辆(前车)碰撞碾压行人造成伤害驶离后,后方车辆(后车)未发现压伤倒地的行人,或者虽然发现却来不及采取措施,再次碰撞碾压该行人,造成受害人伤亡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此类案件的特点是:第一,前车和后车的驾驶人之间并无意思联络;第二,后车多是被牵连到由前车引起的交通事故之中;第三,两次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空间十分接近;第四,前后车辆造成的损害后果集中在一个受害人身上,往往难以区分各自的损害后果。在侵权责任法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的理论和实务中,围绕多重碾压案件的因果关系认定和损害责任分担等问题,存在较大争议,亟待分类梳理研究,统一裁判标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两方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方被第三方车辆碾压,形成的三方事故认定规则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确定当事人的过错行为,以一般安全原则和道路通行规定作为判断标准,以当事人过错行为引发交通事故的危险性和避让避免的可能性作为依据,全面分析其过错行为与事故发生或事故后果扩大的因果关系及过错的严重程度,认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一般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基于过失“二次碾压”的,同上。 三、基于明知发生了事故又“二次碾压”致死的,此时已由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了,法定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工厂碾压压出的液压土车算不算交通事故
在工厂被铲车压伤并不算交通事故,构成交通事故应该具备的要素之一就是必须发生在道路上,但是这种安全事故是发生在工厂之内的,其实被认定为工伤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020.11.26 174 -
交通肇事怎么解决
一、办理程序向112指挥中心报警,112指挥中心接警后,通知值班民警→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初步了解案情→是否道路交通事故→立案、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作出事故认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宣布责任认定,并告知当事人申请调解或向法院起
2020.01.13 108 -
新交法对二次事故碾压
这个需要根据具体的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判断,由交警作出责任判定并且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 在司法实践中,根据第一次交通肇事的情形,结合第二次碾压的实际情况,对第二次碾压的处理情节一般有以下几种: 1.第一次事故发生后,被害人或者车辆在其车
2020.08.11 1,340
-
二次碾压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1、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2、如果是当场死亡,死亡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不是当场死亡是因
2022-05-25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二次碾压要怎么处理
建议及时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自首。如涉嫌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量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殊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年以上有
2021-11-29 15,340 -
二次碾压交通肇事逃逸怎样处罚
1、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2、如果是当场死亡,死亡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不是当场死亡是因
2022-05-19 15,340 -
二次碾压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怎么办
1、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2、如果是当场死亡,死亡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不是当场死亡是因
2021-03-29 15,340
-
01:02
无意二次碾压如何定罪
无意二次碾压定交通肇事罪。驾驶员无疑二次碾压涉嫌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意二次碾压说明不符合故意的条件,不构成故
2,901 2022.04.17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69 2022.05.11 -
01:09
交警该怎么调解交通事故
发生交通后,交警处理并调查现场,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受伤人员亲属或者目击者可以用摄像机或者手机拍照留证,向交警说明实情,切记不能私自或让他人故意破坏、移动现场。受害方向交警部门请求帮助,交警部门予以调解,调解时应当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
1,58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