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多家银行信用卡怎么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信用卡和银行欠款是属于债务纠纷,一般不涉及犯罪的,所以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一般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但如果涉及到诈骗的,就要依据犯罪情节量刑。 《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欠银行信用卡被起诉了,应积极应诉,积极还款,以免承担民事或者刑事责任。法律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信用卡欠银行钱可能会被判刑: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无法归还的;逃避银行催收;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犯罪活动。
-
欠银行信用卡会被判刑吗
欠银行信用卡达到犯罪程度的,才会被判刑。当事人对信用卡有恶意透支行为,并且经过发卡银行催收,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恶意透支的,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也就不会被判刑。欠银行信用卡达到恶意透支的,才会被
2022.04.16 865 -
欠多家银行信用卡无力偿还怎么办?
欠多家银行信用卡无力偿还的办法: 1、借款还钱:如果是因为短期资金周转不灵,可以向朋友借款先偿还部分欠款,这样就解除了逾期的危机; 2、申请延期:当无法按时还款时,借款人可以向银行提出延期还款的申请; 3、卖房还款:如果是长期无法还款,只能
2022.05.23 413
-
同时欠多家银行信用卡怎么判
和信用卡取得联系争取减免罚息或者违约金。如果因为长时间的逾期行为以及不积极的还款态度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是恶意的逾期行为,法院将会对持卡人做出一定期限的有期徒刑的处罚,这也是合理的行为。
2023-02-09 15,340 -
欠信用卡判刑了欠银行的钱怎么办
欠信用卡判刑了欠银行的钱应当及时的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处理。如果实在是没有办法还款的,也可以委托自己的亲戚朋友代为还款,但是必须要及时的缴纳款项。否则将会产生高额的利息。
2023-02-01 15,340 -
欠银行信用卡5年了,够判刑么
信用卡透支后逾期不还款是一种违约行为,银行可以要求持卡人偿还本金以及逾期利息、滞纳金、超限费等;如果银行向起诉并胜诉了,持卡人还要承担诉讼费用。其次,如果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达一定数额,逾期
2022-10-02 15,340 -
欠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怎么办?
如果有钱最好是一次性还清是最合适的,逾期的欠款越多所存在的逾期利息就会越高,但如果确实偿还不了也可以直接向银行申请分期付款或者是利用最低还款额的方式来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及时的处理。
2023-02-03 15,340
-
01:02
信用卡欠三万怎么判刑
信用卡欠三万怎么判刑,要综合犯罪情节等来确定,具体如下: 1、一般情况下,信用卡欠三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信用卡欠款三万元,构成刑事犯罪的,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会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921 2022.06.17 -
02:06
信用卡欠款被起诉了怎么办
信用卡欠款被起诉了,信用卡持有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作为信用卡持卡人,一旦因为失业、疾病或是其他意外事故导致无力按时还款时,在最后还款期到来之前,持卡人最好跟银行信用卡中心主动打电话联系,陈述自己的经济状况,申明自己并非恶意欠款,并
11,337 2022.04.15 -
01:30
银行起诉信用卡逾期流程
银行起诉信用卡逾期流程如下: 1、银行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
3,43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