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钱不还,没借条和身份证,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建议搜集其它佐证到法院起诉追讨,借款纠纷可以在原告经常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法院起诉,审判简易程序三个月,诉讼时效一般两年,具体诉讼流程: 1、撰写民事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 2、案件被受理后,法院会给你一份缴费通知书,按照指示向指定银行缴纳一定比例诉讼费用,再将银行给你的缴费单据拿到法院换票; 3、等待法院通知开庭,一般会给原被告发开庭传票的; 4、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 5、开完庭等待判决结果,如对结果不服,自收到判决结果之日起向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6、判决书生效后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加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钱没有借条,对方不还钱的,可以收集证据到法院起诉。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出借人可以通过借贷双方就借款沟通的短信记录、微信或其他聊天软件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银行转账凭证、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
在没有书面凭证的情况下发生借贷纠纷的,原告可以把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录音作为证据,然后提交给法院。录音的过程中不需要第三方在场。如果有案件之外的人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那么可以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准备好以上的证据,在诉讼时效内去法院起诉。
-
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没有借条
可以通过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来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 首先,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其次,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
2020.10.20 152 -
借钱给朋友没有借条不还怎么办
借钱给朋友对方不还钱,处理方式一般是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借条是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债务关系的强有力证据,如果没有欠条,可以找其他能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对方成人债务的录音、其他知道债务关系存在的证人证言等。但无论
2020.10.27 205 -
借钱给朋友没有借条不还怎么办
可以向法院申请向其发出支付令,要求欠款人偿还债款;欠款人不偿还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一般需要提交借条或欠条等能够证明双方借贷关系的证明,没有借条或欠条的话,仅仅是银行交易流水是不足以证明的,还需要其他证据或者证人证言补强。如果法院判决双方的借
2022.04.17 1,366
-
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朋友借钱不还没欠条怎么办
欠钱不还是民间借贷当中经常发生的纠纷,让不少债权人都感到头疼,尤其是在没有打欠条的情况下,更是不知道要怎么来追讨回欠款。当你不知道朋友借钱不还没欠条怎么办时,首先,对于欠债不还的,你可以选择起诉,前提
2022-04-07 15,340 -
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没借条没证据
作为借贷关系,欠条属于最直接的证据。但是没有欠条并代表借贷关系的不成立。当事人可以组织其他人证、物证等予以证实。例如借款时是否有其他证明人在场。如是银行转账,转账凭证也可以作为证据之一,同其他证据予以
2022-03-20 15,340 -
朋友借钱不还,没借条怎么办
如果金额不大,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出具律师函督促对方还债。如果金额过大,建议您还是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尽早固定债权。借条还在吗?您还能联系上到对方吗?当时是通过什么方式借出的呢?有没有转账凭证?我需要了解
2022-03-26 15,340 -
朋友借钱不还, 没借条怎么办
朋友借钱不还,没借条只能想办法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到法院起诉,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可以受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022-01-12 15,340
-
01:22
朋友借钱不还没有借条怎么办
在我们国家的具体法律规定而言,当事人双方的借贷关系没有借条的时候,债权人可以举证,证明债权人确实借钱给了债务人,例如是线上转账的话,是有相应的流水,这个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如果有第三人在场的话,也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但是如果债权人没有任何
1,527 2022.04.17 -
01:04
朋友借钱没有欠条不还怎么办
朋友借钱没有欠条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适格的原告,即原告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
2,586 2022.04.17 -
01:18
朋友借钱不还怎么样办
朋友借钱不还,如果债权到期,出借人可找其进行催告,若对方仍拒绝还钱,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起诉流程主要包含是:贷款人准备诉讼材料,起诉时,可以提前写好起诉状、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涉及贷款的相关书面及其他证据,去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等
1,8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