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人员有哪些类别,劳务派遣合同的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务派遣有的规定包括: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及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的告知义务;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用工单位的义务等。
1、签订合同的时间长短不同。劳动合同对于签订时间没有法律规定,劳务派遣合同相关规定应该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用工形式不一样。劳动合同签订双方直接用工,而劳务派遣合同双方并不直接用工,而是劳动者在用工单位上班; 3、涉及主体不一样。劳动合同只涉及用工单位和劳动者,而劳务派遣合同涉及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方; 4、是否能够签订非全日制合同方面。劳动合同可以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而劳务派遣合同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5、岗位不同。任何岗位可以,劳务派遣合同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6、对于单位主体的规定不同。劳动合同的单位方注册资本没有要求,而劳务派遣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万; 7、在无工作期间待遇不同。劳动合同劳动者在非因本人原因停工,停工一个月内按照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80%计发,超过一个月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80%计发,而劳务派遣合同劳动者无工资期间按照最低工资计发。
-
人才派遣和劳务派遣的区别
人才派遣和劳务派遣的区别如下: 1、派遣人员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人才派遣根据人才的价值和稀缺性,要求劳动者为通用人才和特殊人才,而劳务派遣会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对劳动者要求不高; 2、适用的企事业单位不同。一般企事业
2022.08.21 10,945 -
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吗
劳务派遣不是劳务外包。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公司聘用劳动者,并与劳动者签署劳动合同,在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的一种行为;劳务外包是指用工单位将除需要由自行组织的劳动者来完成一些非核心的、辅助性的工作交给那些专业的机构、组织完成的一种用工形式
2020.12.18 529 -
劳务派遣合同期限,解除劳务派遣的合同
劳务派遣合同期限,解除劳务派遣合同的情形: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2020.05.31 201
-
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有哪些类别劳务派遣合同的签订
劳务派遣人员有哪些,劳务派遣涉及专业极为广泛,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至一般员工,均可采用派遣方式,目前主要劳务派遣人员类别有: 1、国有企业改制后所使用的合同制员工。 2、国家事业单位编外临时聘用人
2022-04-14 15,340 -
什么是劳务派遣派遣行为人员有哪些类别,劳务派遣的主要类别有哪些
劳务派遣是指由专门的劳务派遣机构将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用工形式,是我国劳动关系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也是发展较快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涉及专业极为广泛,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至一般员工,均可采用派遣
2022-03-24 15,340 -
劳务派遣行为人员有哪些类别,劳务派遣的主要类别有哪些
劳务派遣是指由专门的劳务派遣机构将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用工形式,是我国劳动关系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也是发展较快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涉及专业极为广泛,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至一般员工,均可采用派遣
2022-04-07 15,340 -
劳务派遣行为人有哪些类别,劳务派遣的主要类别有哪
劳务派遣是指由专门的劳务派遣机构将员工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用工形式,是我国劳动关系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也是发展较快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涉及专业极为广泛,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至一般员工,均可采用派遣
2022-04-06 15,340
-
01:19
哪些是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又可以被称为是“人力派遣”,它一般指的是劳务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员工之间订立劳动合同关系之后,劳务派遣公司会把员工派至其他的合作用人单位,再由其合作的用人单位向劳务派遣公司按照相关合同约定的服务费用进行支付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的用工
1,574 2022.04.15 -
01:11
劳务派遣办理
劳务派遣办理流程如下: 1、用工单位提供岗位需求信息; 2、劳务派遣组织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3、劳务派遣组织发布信息,推介职位,招募人才; 4、劳务派遣组织与被派遣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并组织被派遣人员岗前培训; 5、被派遣
2,127 2022.04.18 -
01:09
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合同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两个合同的主体的关系和定义不相同。 1、劳动合同,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确立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时,应该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任何一方
5,02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