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怎么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被无故辞退,属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你支付赔偿金。为此,你可以与用人单位就发生的辞退争议问题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书进行维权。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按相关法律规定,即使解除合同协议签字,只要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要注意,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会面临败诉的结果。此外,法律还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按相关法律规定,即使解除合同协议签字,只要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但要注意,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果已经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虽然可以申请仲裁,但仲裁会面临败诉的结果。 此外,法律还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
解除劳动合同还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解除劳动合同之后还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但需要在解除劳动关系的一年之内。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0.03.13 214 -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合同吗?
员工不需要申请仲裁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在试用期的,提前三天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在试用期的,提前30天通知即可。
2020.07.07 233
-
公司无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申请仲裁吗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按经济补偿金标准支付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
2022-01-31 15,340 -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合同吗
按相关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后,只要属于劳动仲裁范围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2022-05-02 15,340 -
无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怎么写
申诉人:xxx,男,汉族,19xx年xx月xx日出生, 身份证号: 住住址:xx市xx区 通讯方式: 代理人:x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电话: 被诉人:xx建设劳务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单位) 法定代表人
2021-06-30 15,340 -
劳动合同解除还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劳动合同解除可以申请仲裁:1、在职期间也是可以申请仲裁 2、离职一段时间后一年之内也是可以申请仲裁 3、不一定是解除劳动合同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4、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
2022-04-21 15,340
-
01:16
怎么网上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不能网上申请,劳动者要申请劳动仲裁的,需要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的劳动仲裁申请书,和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12,051 2022.04.17 -
01:17
线上怎么申请劳动仲裁线上一般不会接受劳动仲裁的申请。但是也有地区可以通过线上方式申请,如广东地区,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微信-点击“发现”到小程序”后,搜索“粤省事”;进入“粤省事”后,下拉至“专项服务”选择“调解仲裁”;2、进入后先行登录,登录成功后选择“预
7,583 2022.04.17 -
00:53
异地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不能异地提起的。因为劳动争议通常会让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管辖。申请劳动仲裁,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劳动部门才会进行受理、审核,而且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必须要规定
2,61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