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诈骗行为的情形都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集资诈骗罪是金融诈骗罪的特殊罪名,从其命名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只有犯罪行为同时符合“集资”和“诈骗”时才能属于集资诈骗行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向社会公众募集基金的同时,作出虚假的回报承诺的行为,使得受害人违背其本意处分财产的行为会被认定为集资诈骗行为。其中,以下行为有可能被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基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8、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最后,我建议大家在发现自己的财产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尽快地联系其他投资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不要拖延。只有在时间上争取主动,才能最大可能地追回款项。与此同时,保留相关的宣传资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内容,一并提交给相关办案机关。
下列情形属于保险诈骗: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被保险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编造虚假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被保险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被保险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残疾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
属于电信诈骗的行为有哪些?
电信诈骗的行为种类繁多,难以一一列举,下面具体讲几种常见的电信诈骗行为。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密码泄露、有线电视欠费、电话欠费为名,以自己的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从事犯罪,以给银行卡升级、
2020.06.04 700 -
属于电信诈骗的行为有哪些
1、电话欠费:不法分子冒充电信部门工作人员、警务人员致电事主,告知其身份信息被冒用捆绑了欠费电话及银行账户,涉嫌洗钱,事主可能被判刑。有的事主急于澄清自己,便将电话号码及存款情况告知不法分子。此类诈骗多使用 019、00019开头的网络电话
2020.03.03 731 -
哪些情形属于合同诈骗罪?
1、行为人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了欺诈手段。 3、合同诈骗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合同”主要是指受法律保护的各类经济合同,如供销合同、借贷合同等。只要行为人在订立、履行合同中,其行为具
2021.01.01 141
-
哪些行为属于诈骗?
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常见的经济诈骗罪包括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等。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
2022-05-24 15,340 -
哪些行为属于诈骗
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常见的经济诈骗罪包括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票据诈骗罪等。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
2022-05-19 15,340 -
哪些行为属于集资诈骗行为,这些行为属于集资诈骗行
以下情形属于集资诈骗: 1、席卷集资逃跑; 2、挥霍集资,使集资客观上无法返还; 3、使用集资进行非法犯罪活动,导致集资无法返还; 4、有其他欺诈行为,拒绝退还集资,或者导致集资无法退还。
2021-12-29 15,340 -
哪些情形属于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犯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诈骗罪应当定罪处罚。诈骗金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诈骗金额巨大
2021-11-22 15,340
-
00:58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如下: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
4,568 2022.05.11 -
00:57
属于民办学校应当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属于民办学校应当终止的情形有: 1、根据学校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在民办学校的章程中应包括学校终止条件; 2、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这是指民办学校因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被终止的情况。民办学校被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当然就不能再
3,249 2023.01.20 -
01:00
哪些行为属于医疗事故罪
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要件主要有两个: 一、有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对就诊人进行医疗护理或身体健康检查过程中,在履行职责的范围内,对于应当可以防止出现的危害结果,由于其严重疏于职守,因而导致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
814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