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诉离婚如何索取损害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起诉离婚不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存在过错行为,另一方起诉请求赔偿的,法院一般不会受理。只有因为过错行为导致的离婚,一方才可以提出损害赔偿。也就是损害赔偿必须在离婚时提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 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 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来说,因婚外情而离婚的无过错方应当注意搜集以下关键证据: (一)保证书、悔过书等,婚外情突然被曝光,一方无奈之下写下保证书、悔过书等表示悔改,这是婚外情的关键证据; (二)嫖娼事件等,通常情况下会有警方介入,警方的笔录将会成为重要证据; (三)单位查实职工的婚外情后,有时会对其生活作风问题作出处理,作出处理的书面材料也是一类重要证据; (四)双方来往的书信、短信、电子邮件等,此类证据除书面证据外,短信、电子邮件等均应先予以公证,再提交法院为宜; (五)照片、录音录像等,但这里要提醒各位当事人,此类证据一定要采取合法的方式取得,否则将无法作为证据使用。
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有过错致使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的一方所受的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无过错方作为原告提起婚姻损害赔偿时,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其不同意离婚,也不提出婚姻损害赔偿请求的; 或其在一审时未提出婚姻损害赔偿请求而在二审期间提出,法院调解又不成的,可以在离婚后1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
如何提起离婚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必须是由无过错方提出要求而且离婚损害赔偿需要注意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有家庭暴力的 四.遗弃、虐待家庭成员的
2021.03.15 134 -
如何进行离婚损害索偿
1、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 2、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依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1.03.24 62
-
离婚后损害赔偿如何起诉
离婚后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要到被告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离婚损害赔偿,必须收集对方有重大过错且导致离婚的行为。在离婚时没有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可以提起离婚损害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
2022-06-01 15,340 -
重婚离婚如何索赔损害赔偿
对方重婚申请离婚损害赔偿,首先要明确什么叫重婚:(1)法律重婚: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在实行单一登记婚的中国,只要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不论是否同居,重婚即已构成。(2)事实重婚:指前婚未
2022-05-02 15,340 -
离婚赔偿损害如何提起诉讼
在离婚诉讼中需要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需要对方存在过错行为,因此如果是作为原告的,可以在起诉状中写上对方的过错行为,并提出赔偿请求,如果是作为被告的,可以在答辩状中提出赔偿请求。
2021-08-17 15,340 -
如何提起离婚损害赔偿诉讼
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法院受理的情形是过错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或有其他重大过错等,无过错方需要在提起离婚诉讼时或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内提出。如果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或在
2021-09-03 15,340
-
01:07
离婚损害赔偿标准
首先,离婚时,必须有一方存在法定的应当给付损害赔偿的过错,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赔偿。另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另外,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是以当事
999 2021.04.25 -
01:10
离婚损害赔偿多少
首先,离婚时,必须有一方存在法定的应当给付损害赔偿的过错,无过错方才可以请求赔偿。另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有: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另外,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是以当事
1,807 2021.03.24 -
01:01
未成年人身损害如何起诉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承担侵权责任。《民法总则》的实施,将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界点,由十周岁提前到了八周岁。即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
1,86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