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多发工资多扣的税是否退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上不退回,之后进行冲减。月个人所得税因计算错误多扣了,本月在工资中补发也是要计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所得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后,此项收入可以按照年综合所得来进行扣除。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上不退回,之后进行冲减。月个人所得税因计算错误多扣了,本月在工资中补发也是要计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所得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后,此项收入可以按照年综合所得来进行扣除。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发多的,属于不当得利,当事人应当将多发的工资退回去。根据法律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
工资发多少会扣税
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超过5000元开始扣税。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
2020.05.21 324 -
发工资6000扣多少税
据《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属于个人所得税缴纳范围。其规定为: 1、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起征点为5000元。 2、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3、应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6000元的工资薪金适用累进税率第1级扣除
2020.07.05 1,851 -
3000扣30多税发多少工资?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来可以发多少工资。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
2020.09.03 1,132
-
工资中多扣个税如何退回?
个人纳税可以退还。 支付更多个人所得税的常见做法是退税,不要求抵后期个人所得税额。我们只需要提供更多的个人税务证明,并向税务机关申报退税。 具体程序只是编写申请并提供纳税文件以支付更多税款。也许在任何
2022-08-15 15,340 -
回扣多发的工资怎么走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
2022-08-15 15,340 -
工资多发要退回吗
多发的工资是要退回的。少发的工资也会补回,这才算正常。我们以前用Excel算的工资,经常出错,后面用红海eHR里面的薪资管理的模块,就不出错了,里面有个薪资校验的功能,对比以前的,进行校验的。
2022-07-10 15,340 -
工资扣款是税前扣还是税后扣大海回扣多少钱
我以前做了几个单位都是税前扣款,可是现在的单位却是税后扣款,地税局的也说是税后扣款哦除了五险一金外其他的都是税后扣款
2022-06-30 15,340
-
01:14
工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的工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的扣除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
11,789 2022.05.11 -
00:48
4500的工资五险一金扣多少4500的工资五险一金扣除标准如下:养老扣8%,公积金一般5%,医疗保险2%。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个人8%。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0.5%,个人不用缴。
20,815 2022.04.17 -
01:18
拖欠工资起诉多久能拿回工资在法院起诉被拖欠工资的时候,通常在三个月或者六个月之内就会得到结果,相关部门在适用于普通程序审理的问题案件,都会在立案那一天起在六个月之内结束审查,除非在遇到特殊的情况下,相关负责人同意后,往下延长六个月,如还需延长可上报上面相关部门得到批
4,41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