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的法律程序是什么,怎么起诉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程序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提交申诉申请;当事人准备好证据材料,法院送达开庭公告,并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开庭当天,将所有材料带到法证辩论,发表意见;法院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由合议庭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第一百三十二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确认被告,撰写起诉状,准备相关证据。 2、到法院提交起诉状,提起诉讼; 3、法院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登记立案; 4、受理后,法院通知开庭时间、地点。
房屋租赁纠纷的起诉程序为: 1、原告拟写起诉状并收集相关证据; 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法院有约定的约定优先)递交起诉状,符合受理条件的法院应当立案受理; 3、立案受理后法院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通知被告答辩,进行证据调查收集等。此外,如果当时人要委托代理人,需要向法院提交委托代理书。
-
怎么起诉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起诉的流程如下: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当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证据材料。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证据,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
2020.06.16 188 -
房屋租赁纠纷起诉程序是什么
房屋租赁纠纷的起诉程序为:1、原告拟写起诉状并收集相关证据;2、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法院有约定的约定优先)递交起诉状,符合受理条件的法院应当立案受理;3、立案受理后法院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通知被告答辩,进行证据调查收集等。此外,如果当时人
2022.04.12 704 -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房屋租赁纠纷怎么处理
对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最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起诉。在起诉之前当然应该先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话,起诉的时候要准备好民事诉讼状,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本人的身份证等有效材料,应该到房屋所在地或被告人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2020.03.06 281
-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起诉程序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确认被告,撰写起诉状,准备相关证据。 2、到法院提交起诉状,提起诉讼; 3、法院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登记立案; 4、受理后,法院通知开庭时间、地点。根据《中华人民共
2022-06-05 15,340 -
房屋租赁纠纷怎么走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是
房屋租赁纠纷的诉讼程序如下:当事人应当携带身份证、租赁合同、起诉书等材料向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立案。法院通知双方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应当准备好证据材料,法院应当送达开庭公告,并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开
2021-11-06 15,340 -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起诉程序是怎样的
产生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撰写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如租赁合同; 2、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 3、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
2022-06-02 15,340 -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程序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仲裁,是指房地产所在地仲裁机构根据争议双方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设立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经当事人申请,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当事人争执的事实和权利、义务关系,依照《仲裁法》和
2022-07-15 15,340
-
01:11
房屋出租合同纠纷起诉状怎么写当事人双方如果在合同中设有订立仲裁条款,或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认为应该受理的案件,应立案审理。对于经过行政机关处理的纠纷,当事人不服的,可根据不同情况,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起诉状需要写明,
871 2022.04.17 -
01:29
租赁合同纠纷诉状怎么写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租赁合同纠纷起诉状应当载明以下几个事项: 1、原告的详细信息。原告的详细信息包括原告的姓名、民族、身份证号、住址等。如果原告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还需要列明法定代表人。 2、被告的基本信息。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
1,352 2023.01.28 -
01:14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怎么确定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管辖究竟属于不动产纠纷的专属管辖还是属于合同纠纷的特别地域管辖是其争议的焦点。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虽与不动产发生牵连,但因其诉争法律关系发生的依据是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合同,其性质仍属于债权债务纠纷,并非属于不动产物权纠纷,不适用
1,27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