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纠纷如何正确维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购房者遇到房产纠纷应该维权: 第一,凡以房屋为标的物的房屋确权、使用、买卖、租赁、典当、抵押等民事行为发生的纠纷,以及与房屋相关联的房屋装修、装潢、设计、附属设施的归属纠纷,当事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二,拆迁人与被拆人因拆迁补偿、安置等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主管部门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同级人民政府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 第三,单位内部建房、分配公房使用权,是单位内部行政管理行为,职工对分房有意见,或者单位分房不合理引起的纠纷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而应由本单位或者有关行政部门解决。 第四,单位分给职工住房使用权并订有分房合同的,职工由于本人原因离职、辞职,或被单位开除时,单位根据合同要求收回公房使用权,由此引起的纠纷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产纠纷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凡以房屋为标的民事行为发生的纠纷,以及与房屋相关联的房屋装修、装潢、设计、附属设施的归属纠纷,当事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拆迁人与被拆人因拆迁补偿、安置等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达不成协议的,批准拆迁的主管部门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同级人民政府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
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发生房地产纠纷后可区别不同情况,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凡以房屋为标的物的房屋确权、使用、买卖、租赁、典当、抵押等民事行为发生的纠纷,以及与房屋相关联的房屋装修、装潢、设计、附属设施的归属纠纷,当事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拆迁人与被拆人因拆迁补偿、安置等发生纠纷,双方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主管部门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同级人民政府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 3、单位内部建房、分配公房使用权,是单位内部行政管理行为,职工对分房有意见,或者单位分房不合理引起的纠纷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而应由本单位或者有关行政部门解决。
-
房产纠纷如何维权
目前,解决房地产纠纷最常见的方式是双方直接协商。针对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侵犯其权利的情况,购房者可以直接以口头、书面等形式与出卖人沟通,指出问题并讨论解决办法。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一个单一的买家与开发商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买方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
2022.04.13 650 -
遇到房产证纠纷找什么人如何正确进行维权
遇到房产证纠纷,可以向法院起诉,正确的进行维权。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
2021.02.18 93 -
-
房产纠纷如何正确维权?
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发生房地产纠纷后可区别不同情况,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凡以房屋为标的物的房屋确权、使用、买卖、租赁、典当、抵押等民事行为发生的纠纷,以及与房屋相关联的房屋装修、装潢、设计、附
2022-10-15 15,340 -
2022年房产纠纷能怎么正确维权
1、凡以房屋为标的物的房屋确权、使用、买卖、租赁、典当、抵押等民事行为发生的纠纷,以及与房屋相关联的房屋装修、装潢、设计、附属设施的归属纠纷,当事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拆迁人与被拆人
2022-11-11 15,340 -
房产纠纷如何维权
(一)争议双方协商解决房地产争议双方直接协商是目前解决房地产争议的最常见途径。针对房产交易过程中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购房者可以以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与房屋销售方直接沟通,指出问题并商议解决办法。
2022-08-11 15,340 -
房屋纠纷怎样才能正确维权?
第一,凡以房屋为标的物的房屋确权、使用、买卖、租赁、典当、抵押等民事行为发生的纠纷,以及与房屋相关联的房屋装修、装潢、设计、附属设施的归属纠纷,当事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二,拆迁人与被
2021-03-04 15,340
-
00:45
房屋产权纠纷如何解决发生房屋产权纠纷的,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具体方式如下: 1、双方可首先进行友好协商沟通; 2、如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可在房地产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或其他组织部门的主持下,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协议;
711 2022.04.25 -
00:55
抵押房屋连环买卖合同纠纷如何维权在发生抵押房屋连环买卖合同纠纷的时候,当事人各方往往不能够自行协商达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守约方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此类合同纠纷。守约方可以先看房屋买卖合同之中是怎么约定的。如果合同之中明确约定了这种情形下如何承担
1,154 2022.04.17 -
01:01
如何处理房产纠纷处理房产纠纷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具体如下: 1、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2、仲裁方式; 3、诉讼方式。 其中仲裁的方法比较灵活简便,纠纷解决也比较快,费用也比较低,所以比较受当事人的欢迎。但是如果双方没有仲裁协议的约定,那么就只能够采取诉讼的方
580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