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起刑点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起刑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中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服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乡信用合作社及其他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构成,其他任何单位包括外资金融机构(含外资、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等)和个人都不能成为违法发放贷款罪主体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发放贷款罪:指的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联方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若相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造成重大损失,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金。若犯有违反发放贷款罪且金额特别巨大,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金。
-
什么是违法发放贷款罪?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及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 1、行为人有违反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纪律的行为; 2、有违法发放贷款造成国家重大损失的后果发生; 3、行为人违法发放贷款的人是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
2020.03.17 323 -
什么是违法发放贷款罪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及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 1、行为人有违反贷款相关的规章、制度、纪律的行为; 2、有违法发放贷款造成国家重大损失的后果发生; 3、行为人违法发放贷款的人是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
2020.04.21 201 -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量刑标准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2020.01.03 140
-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辩护要点是什么?
主要从犯罪的严重性、积极坦白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的适用情况来辩护处理,刑事辩护应注意的几个要点:第一,首先要认真查阅卷宗。第二,要认真分析起诉书。第三,审查案件定性。是否构罪?定性是否有问题等。第四,
2021-08-10 15,340 -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二、刑法规定刑法修正案(六)第13条对《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1款、第2款修改为:“银行或者其
2022-03-14 15,340 -
违法发放贷款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违法发放贷款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款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
2022-03-08 15,340 -
违法发放贷款的是什么罪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非法发放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二)非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11-09 15,340
-
01:35
放高利贷犯的是什么罪在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中,并没有将放高利贷定性为犯罪。一般而言,单纯的放高利贷并不会构成犯罪。 但是放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借款人与借出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需要支付利息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没有约定利息。借款人
230 2022.04.15 -
01:02
私人放贷款是否合法私人放贷款是合法的,私人放贷属于民事行为,只要不超过一定规模和人数,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 但以下情况的除外。 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能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
3,445 2022.04.15 -
01:03
贷款过桥是违法的吗贷款过桥不一定是违法的。过桥贷款处于法律灰色地带,如果贷款合同没有约束为特定目的的,或注明不能用于股权或资产收购就是合法的。从商业银行开展过桥贷款业务的实践来看,该项业务的基本法律关系仍然是贷款相关法律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从属法律关系
5,732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