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自杀的案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自杀案件的处理得根据不同情况,涉嫌犯罪的就按照相关罪名定罪量刑。 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 3、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为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实施自杀的行为,两者缺一,则就不宜认定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4、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自杀案件所适用的处理程序包括: 1、相约自杀,行为人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 2、致人自杀,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
-
自杀案件的处理
自杀案件的处理是: 1.相约自杀,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 2.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
2020.08.14 305 -
相约自杀的案件处理
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 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
2020.11.07 233 -
自杀案件如何认定?
自杀案件认定: 1、相约自杀; 2、致人自杀; 3、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
2020.03.07 492
-
相约自杀的案件如何处理
相约自杀,是指二人以上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如果相约各方面均自杀身亡的,不存在刑事责任问题。对于其他相约自杀的案件,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1)如果相约对方各自实施自杀行为,其中一方死亡,
2022-03-16 15,340 -
男子防止妻子雇凶杀害, 自杀案件如何处理, 刑法对自杀案件如何处理
答:自杀案件的处理: 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
2022-03-14 15,340 -
自杀案件的处理
自杀案件的处理是: 1.相约自杀,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 2.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查明行
2021-12-27 15,340 -
杀人案件如何处理?
1、涉嫌故意杀人罪,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量刑问题:根据是否构成什么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
2022-03-24 15,340
-
01:10
刑事案件中的自首怎么处理
刑事案件中对自首的处理,就是对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自首的犯罪分子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332 2022.04.17 -
01:01
故意杀人罪如何处罚
如果犯罪嫌疑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无论杀人行为处于预备、中止、未遂哪个阶段,都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知道,故意杀人罪有下面两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比如:防
1,369 2022.04.17 -
01:09
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
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有: 1、案件来源不同,前者是由民检察院提起的;而后者通常是由被犯罪行为侵害的个人或者他的监护人等直接向法院提起的。 2、两者的危害程度和犯罪性质不同,前者的犯罪性质比较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大,而后者的犯罪行为
16,79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