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缓刑判决后几天内到司法局报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入矫后,按规定进行周汇报,司法所一般会固定一个时间(例如星期一),让你用固定电话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你在哪里,在做什么。按规定到所参加集中教育,跟社区服务一样,也是每个月都有一次。如果有定位手机,那定位手机一定要开机,并随身携带,(这个很重要的)。千万不要离开你所在的市或者县,实在要出去的话,要办理请假手续。司法所只能批7天,7天以上要到市、县司法局批。千万不要再触碰法律,即犯罪,要不然撤销缓刑,收监。警告只要三次,不汇报,不参加社区服务、集中教育,不服从管理,私自外出、定位手机等等,都可以出警告,累计三次,三次后就可以收监了,所以要小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因此,根据你的描述,该判决要过了8月16日,没有上诉和抗诉才生效。
-
判缓刑到司法局报到
要去报到,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
2020.07.16 472 -
-
-
缓刑拿到判决书以后几日到司法局报道
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算。因此,根据你的描述,该判决要过了8月16日,没有上诉和抗诉才生效。
2021-12-14 15,340 -
判缓刑到司法局报到
要去报到,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
2021-12-23 15,340 -
死缓减刑后司法局报到几率
到司法局报到的频率这个具体咨询司法局。三年后的处理要看具体情况,具体的处理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2022-03-20 15,340 -
被判缓刑到司法局报到程序
被适用管制、缓刑、假释的罪犯报到当日,居住地区县司法局应当查验法律文书,核实身份、住址等基本信息,核验无误后办理登记手续,宣告遵守事项,发放报到告知书,告知其自即日起三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2022-03-16 15,340
-
01:27
拿到缓刑判决书后有哪些流程拿到缓刑判决书后有以下流程: 1、如果对判决不服,有10天的上诉期,如果没有提起上诉,就在第十一天开始执行; 2、判决生效后,法院会出具缓刑的执行通知给当事人,当事人需要携带执行通知到司法局去报到; 3、去司法局报到后,携带有关的文件材料到
3,915 2022.07.02 -
01:05
司法局评估不同意缓刑怎么办司法局评估不同意缓刑的,一般是因为司法所不接受判处缓刑的决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可以被判处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
3,184 2022.04.17 -
01:15
缓刑一般判几年缓刑的考察期,要根据具体的刑罚来作出判断。缓刑指的是对犯罪分子先行宣告定罪,但是暂时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决定缓刑考验期限,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犯罪的
1,1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