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是与工人之间实际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应该是认定劳动关系的第一个独立标准。原因是这种关系的人身属性的集中表现,也是劳动关系的基本标志。这种关系表现的方式多样,可以表现为使用者对劳动者的直接和具体管理,也可以表现为劳动规章制度下的间接和抽象管理。同时,不能只把这种关系表现为工人实际接受使用者的管理、指挥和监督。这样的表现只能站在工人身边,不能反映使用者身边,不能全面认定劳动关系。二是用人单位提供的基本劳动条件。这应该是认定劳动关系的结合性标准。所谓的劳动条件主要包括所、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使用者成为使用者的原因是掌握相应的劳动条件,成为劳动者劳动力的使用者,对劳动者进行管理、指挥和监督。由于实践中情况的复杂性,使用者提供劳动条件应限于基本劳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存在与否,是一个事实问题,需要相应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证明。《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据此说明
2021.01.21 144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判断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双方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2、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
2020.10.23 243 -
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劳动关系的认定情况,有以下三个主要标准: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
2022.06.11 359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认定劳动关系以劳动合同为准。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可以凭工资发放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保费用的记录,以及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开具的工作证明等证明身份的凭证来认定劳动关系。
2021-10-11 15,340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 主要依据是劳动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有劳动关系时可参考以下凭证: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考勤记录。
2021-11-01 15,340 -
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根据劳动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2022-05-22 15,340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认定是否应由单位管理,是否是否按单位指令从事有薪酬的工作、工人工作是否属于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等方面综合判定。使用者和劳动者在雇佣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是从雇佣之日起建立的。一、用人单位招
2021-10-24 15,340
-
01:35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关系方式,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
2,024 2022.06.15 -
01:14
如何认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自合法婚姻缔结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日止。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包括结婚之后夫妻双方共同生活期间,也包括登记之后尚未同居期间,夫妻双方婚后分居期间,以及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准予离婚姻的调解或者判决尚未生
797 2022.09.24 -
00:46
没劳动合同怎样确定劳动关系没劳动合同的,可以通过其他的文件确定劳动关系。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的,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凭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确定劳动关系,还可以通过用人单位
2,19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