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违法吗?还不上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贷包括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和违法的高利贷行为。如果民间借贷的当事人约定的利息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就属于高利贷,对高出的部分利息法律不予保护。也就是说,私人放高利贷既不是犯罪行为,也不是合法的民间借贷。私人放高利贷的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虽然明文禁止民间高利贷行为,但是,中国人民银行不具有制定法律与行政法规的权力,其所颁布的任何文件均仅仅属于部门规章,而不属于法律与行政法规。这就决定了《通知》不具有作为国家规定的效力,对其的违反充其量只属违规,而谈不上违法。相应地,民间高利贷的行为也只属于违规行为,而不属于违法行为,更谈不上属于刑法意义上的非法行为。因此,民间高利贷行为始终被最高人民法院界定为一种民事行为。据此,行为人所应承担的仅仅是高利不受保护的民事法律责任。 如果当事人还不起高利贷的话,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认定高利的部分是无效的。我国法律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即利息不能超过年利率36%,而对于超出法定范围的,一般会被认定为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间借贷还不起钱的,可能会被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不履行人民法院判决的,可能会被强制执行。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民间借贷到期不还的,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追讨。债务应当偿还,经债权人催要拒不偿还的,由法院判决强制偿还。如债务人暂无偿还能力的,双方可以协商分期偿还。
-
借了民间借贷还不上怎么办
民间借贷无力偿还经债权人同意,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如果被起诉了债务人要积极应诉,按照法院判决偿还欠款。如果法院判决后,在履行期限内仍不偿还的,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法查封、冻结被执行的财产。
2021.02.15 259 -
民间借贷还不上了怎么办
民间借贷还不了的,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申请展期,出借人同意的,可以展期,或者与出借人协商,对借款进行分期偿还,否则逾期不还的,需要支付一定的逾期利息。
2021.01.18 109 -
在民间借贷还不上怎么办?
借了民间借贷还不上的,当事人可以与出借人协商分期偿还,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出借人申请展期,否则借款人需要根据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一定的逾期利息,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021.01.14 129
-
民间借贷到期还不上怎么办,民间借贷可以不还吗
对于欠款追讨有很多途径,比如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支付,协商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委托律师向对方发律师函。律师函可以对债务人起到催告和警示的作用,催促对方及时还款,承担违约责任等,比起司法途径
2022-04-29 15,340 -
民间借贷还不上怎么办
民间借贷还不上是否要受法律的制裁还是要看借款人是否是通过合法的民间借贷来贷款的。合法的民间借贷利息不能超过同期银行的四倍,如果超过这个规定的贷款利息,就不在法律的保护范围内了,这种情况下民间借贷还不上
2022-03-12 15,340 -
民间借贷还不上怎么办?
1、民间借贷到期不还的,建议先进行一番协商吧,协商不了就起诉,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追讨。 2、债务应当偿还,经债权人催要拒不偿还的,由法院判决强制偿还。如债务人暂无偿还能力的,双方可以协商分期偿还,其
2022-05-16 15,340 -
民间借贷贷款还不上怎么办
民间借贷还不上的后果:单纯的民间借贷,属民事行为,一般不会因此而构成刑事犯罪,也就不会坐牢。但是经过出借人的起诉,借款人确有能力归还而拒不执行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的,是有可能会坐牢的。《刑法》第313
2022-04-04 15,340
-
00:55
民间借贷不还款怎么办民间借贷不还款应该先了解不还钱的原因,如果是确实没有能力还钱的话,延长还钱期限的话,要记得重新打个借条,说明原因。一定要保存好借条,如果到了期限,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还是不还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房产可以抵押。依据我国相
1,478 2022.04.17 -
01:27
民间借贷不还钱怎么样办民间借贷借款人不还的,首先借款人可能忘记借钱的事情,债权人应该主动向对方说明要求其还钱,如果借款人有正当原因暂还不了的,双方可协商解决。 其次借款人是因有钱但拒绝还清或不承认的借钱事实,债权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对方还债;提起诉讼
1,550 2023.01.04 -
01:12
民间借贷不还会怎样民间借贷在合法利息的范围内,是会受到法律保护的,借款之后不还,可能会面临被起诉的风险,对于经过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没有履行的话,将会对个人信用产生很大的影响,还可能被法院纳进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限制其高消费等等,如果情况严重的话,有可能会构
2,5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