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因误解订立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之前合同有效,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无效,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
双方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如果不是以下几种情况就有法律效力: (一)签订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并且损害了国家利益的; (二)签订者恶意串通他人,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 (三)签订者用了合法形式来掩盖非法目的的; (四)签订者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的; (五)签订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有效么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无效,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
2021.03.18 170 -
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是否有效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不属于有效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无效。要判断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是否发生效力,就必须知道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适用条件。
2021.03.24 161 -
双方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有效力吗
双方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可撤销,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指行为人对于民事行为产生错误的理解,并基于这种错误理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具体包
2021.02.16 260
-
因误解订立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双方因重大误解确认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方式: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撤销权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90日内未行使撤销权的,合同有效。权利人在上述期限内行使撤销权的,合同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2021-12-29 15,340 -
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因重大误解所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撤销之前合同有效,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
2022-05-12 15,340 -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有效力吗
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既可以是单方面的误解,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 《合同法》(自2021年1
2022-05-11 15,340 -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
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行为人应当自知道或者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90日内行使撤销权;撤销原因发生之日起五年以上的,撤销权应当消除。
2021-12-29 15,340
-
00:55
口头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口头订立的合同也能够具备法律上的效力,但是需要满足合同订立的条件。首先,订立口头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具有相应缔约能力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次,口头合同所涉及的内容,不违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效力性规定,也没有违背
1,258 2022.04.17 -
01:31
无权处分的人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无权处分人代理权利人与他人签订合同,属于我国民法总则中规定的无权代理行为。无权代理签订的合同,通常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权利人对该合同进行追认,则合同有效;如果权利人不进行追认,或者明确表示不同意无权处分人签订的合同,则合同不发生法律效力
978 2022.04.17 -
01:12
几岁签订合同有效吗
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是签订合同的前提条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自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以及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资格。每个人的的民事行为能力,因为年龄、智力等条件有所不同,法律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
1,52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