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给夫妻一人还一半离婚了还需要把钱还一半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结婚后你们双方无论谁向他人借钱,在法律上都视为你们夫妻双方借的钱,是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一人还一半,例外:借钱的人自己把钱花光了,且没用在夫妻共同生活上,如果另一方已向债权人偿还了债务的,可以向其追偿所偿还的债务。 去法院诉讼离婚需要准备以下资料: 1、三份起诉状; 2、你们双方的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簿复印件); 3、你们夫妻双方的结婚证或者婚姻关系证明书(起诉时仅需提供复印件,如果起诉的时候没有结婚证,可以去结婚登记地的民政局开具“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作为双方婚姻关系证明); 4、如果要分割财产,应当提供待分割财产的有关资料,比如房屋产权证、银行存款证明等; 5、有小孩的,需要小孩的出生证、户口簿或者常住人口登记卡、社区证明。 带上以上材料,去法院立案,立案后等待通知,积极参加诉讼就可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视情况而定。如果该债务是用于夫妻家庭生活的,则属于肚脐共同债务,另一方负有偿还义务,或者该债务在事后经另一方追认的,也属于共同债务,另一方负有偿还的义务。但如果该债务属于一方的个人债务,另一方不负偿还责任。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也就是说,除了特别约定,原则上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债务应为共同债务,夫妻双方都应当承担还款责任。
-
夫妻一方借钱给另一方要还吗
另一方要共同还钱。但是,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借款人夫或妻个人债务,由夫或妻一方承担: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
2021.04.13 391 -
欠钱还了一半还起诉我还全额
一般来说,没有借条很难证明双方存在债务关系,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法院是不会受理案件的。债权人如果没有借条,可以提供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证明债务关系的存在。 1、找无利害关系的知情人出庭作证,但是仅有人证还不够,还需要有物证协助。 2、提供银行转
2020.12.03 706 -
结婚要一年半离婚要还彩礼钱吗
结婚一年离婚时不一定要还彩礼钱。离婚后女方退还男方彩礼的情况只有两种:一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女方的确未与男方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二是男方因婚前给付彩礼并导致离婚后男方生活上出现困难。所以只要当事人之间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双方协议离婚后,女方
2020.12.07 106
-
借钱给夫妻一人还一半离婚后还需要还一半吗
结婚后你们双方无论谁向他人借钱,在法律上都视为你们夫妻双方借的钱,是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一人还一半,例外:借钱的人自己把钱花光了,且没用在夫妻共同生活上,如果另一方已向债权人偿还了债务的,可以向其追偿
2022-03-20 15,340 -
夫妻借钱离婚后一人还一半吗
尊敬的咨询者,您好,根据你向我的咨询问题,如果你们婚姻当中,存在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结婚后你们双方无论谁向他人借钱,在法律上都视为你们夫妻双方借的钱,是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一人还一半,例外:借钱的人自
2022-03-16 15,340 -
夫妻借钱一人还一半离婚怎么办
要看债务性质。结婚后你们双方无论谁向他人借钱,在法律上都视为你们夫妻双方借的钱,是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一人还一半,例外:借钱的人自己把钱花光了,且没用在夫妻共同生活上,如果另一方已向债权人偿还了债务的
2022-01-28 15,340 -
借钱还清婚后一人还一半
结婚后你们双方无论谁向他人借钱,在法律上都视为你们夫妻双方借的钱,通常是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一人还一半,例外:借钱的人自己把钱花光了,且没用在夫妻共同生活上,如果另一方已向债权人偿还了债务的,可以向其
2022-03-21 15,340
-
01:05
欠钱的还了一半还能起诉吗欠钱的还了一半还能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合同在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时,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来解决纠纷。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当事人有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债务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时
2,789 2022.04.17 -
00:42
结婚一年半离婚需要退还彩礼吗结婚一年半,离婚是否需要退还彩礼,要根据具体确定情况。结婚后离婚,符合以下情形的,可以要求女方返还彩礼: 1、双方虽然办理了结婚手续,但是并没有共同生活。虽然在法律上形成了合法的夫妻关系,但是并没有夫妻之间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经历,所以双方
6,490 2022.05.24 -
00:59
别人借钱一直不还钱怎么办别人借钱一直不还钱,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作出裁决,强制债务人偿还欠款。在向法院起诉追讨债务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期限方面的问题: 1、重视诉讼时效,否则时效一过,债权就会失去法律的保护; 2、重视担保期间:担保期间经过,保证人将无
627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