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溯及力司法解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十二条【刑法溯及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包括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两种。对于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2013)民提字第127号:本院认为,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不宜简单套用“溯及既往”原则而追溯到所解释的法律的生效时间,或者以“不溯及既往”原则将其时间效力确定为司法解释的施行之日。如果司法解释出于对其所解释的内容和审判实践的运用等多方面考虑,专门确定溯及力的标准,则应依其规定。
-
司法解释中的溯及力
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包括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两种。对于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不宜简单套用“溯及既往”原则而追溯到所解释的法律的生效时间,或者以“不溯及
2020.02.23 1,909 -
司法解释有没有溯及力
司法解释可以溯及既往。法律解释是否可以溯及既往,各界意见不尽一致,通说持肯定意见。从法律解释的性质、法不溯及既往的合理性和我国立法法规定看,立法解释不应溯及既往,而司法解释应当具有溯及力。
2020.11.22 2,466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有无溯及力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有溯及力。民事实体法没有溯及力,但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具有溯及力。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时未结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司法解释。
2020.10.01 1,069
-
溯及力司法解释
第十二条【溯及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
2022-01-25 15,340 -
刑法溯及力如何解释
刑法追溯力采用从旧到轻的原则,即原则上适用旧法,新法没有追溯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按照新法处理。我国刑法原则上否认刑法具有可追溯性,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轻刑。
2021-11-03 15,340 -
新公司法溯及力
据你所述,根据相关规定,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但是,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
2022-02-04 15,340 -
刑法溯及力怎么算
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本法实施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则应当适用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应当根据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追诉,根据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
2021-10-21 15,340
-
01:41
逃税罪法条及司法解释我国《刑法》规定了逃税罪的量刑标准: 1、如果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从而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4,538 2022.04.12 -
01:12
假冒专利罪法条及司法解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情节严重”指的是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等情形。 根据相
1,550 2022.04.17 -
01:20
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法条及司法解释在我国《刑法》中,对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的量刑作出明确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依法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除此以外,暂时没有司法解释对本罪作出细节化规定。
1,02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