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待遇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待遇调正的法律依据是《关于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的指导意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作为调整和确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的政策依据。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等。
取证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依据: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因公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受到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或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职业病;因公受伤或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其他。
-
工伤保险待遇取证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工伤保险待遇取证的法律依据: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2020.01.18 164 -
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是什么
工伤保险待遇主要依据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
2020.03.06 177 -
工伤保险待遇取证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工伤保险待遇取证的法律依据: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2020.06.02 140
-
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工伤保险待遇取证的
2022-05-16 15,340 -
工伤待遇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关于工伤待遇的法律依据如下: 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比较多,最基本的由《社会保险法》第四章、《工伤保险条例》、各省市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劳动者工作中负伤,无论是已订立劳动合同,还是事实劳动关系,都
2022-07-03 15,340 -
工伤待遇和工伤赔偿法律依据是什么
工伤待遇。伤残包括:⑴医疗费,⑵住院伙食补助费,⑶护理费,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劳动者月工资×法定月份数(不同的伤残等级月份数不等),⑸一次性医疗补助金:重庆职工平均月工资标准(2009年2580元)×
2022-03-17 15,340 -
工伤保险待遇取证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工伤保险待遇取证的法律依据: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
2022-07-06 15,340
-
01:18
工伤五级待遇是什么不同伤残的等级的工伤事故的赔偿标准不同,具体由《工伤保险条例》确定。赔偿除了除了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治疗费等赔偿,还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医疗补助金、误工费等。首先,五级伤残的员工,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
2,110 2022.04.17 -
01:35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当事人可以根据以下的法律法规进行伤残鉴定: 1、可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相关规定,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针对受害人的受伤情况鉴定具体的伤残等级,以便确定赔偿金额。 2、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受害人要对自己的受伤
733 2022.04.15 -
00:53
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谁支付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由谁支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那么大部分工伤待遇是由国家支付的,只有小部分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那么全部的工伤待遇都是由用人单位支付。
2,245 2022.05.11